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成功地收购企业?

(2011-12-13 23:37:00)
标签:

恶意

收购

手段

成功

财经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所谓恶意并购是指并购方企业事先不和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协商而秘密购买目标企业的股份,最终使目标企业不得不接受条件出售企业。在恶意并购的条件下,并购方企业通常得不到目标企业的管理层的配合,相反,后者还会设置障碍阻挠并购。  

事实上,恶意并购的手法有许多。最常见的就是打压股份的价格。打压股份的价格就要让公司的股份供大于求。如何让大众抛售公司的股份呢?首先要摧毁这个企业的信誉,切断他的资金供应链,然后让它价格跌到谷底没有任何买家。

 

要做好这三点,有许多手法,根据企业不同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

例如利用媒体攻击企业的错误,放大化。例如企业某些产品出现瑕疵,将其大而化之,将同公司其他产品都归类为不合格;接着企业的销售额就会暴跌,现金流吃紧,这第一步就完成了。

 

而第二步,就是切断企业的资金供应链。一般企业资金供应渠道不多,不是银行就是民间贷款,发股发债发信托等。而最大的资金供应者,往往是银行。所以要切断企业的资金供应,就必须找出与之长期合作的银行发起攻击。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利用第一步中的媒体攻击。银行贷款,通常是根据企业的资产和现金流决定的。所以当企业现金流不足,销售额暴跌的时候,往往需要更多的资产抵押。而这时候,往往是发起攻击的第2个好时机,那就是扩大危机,降低信心。企业用以抵押的资产,多数是地产,或者是生产线,部分企业用的是所谓无形资产。抵押数量多了,就代表着其他债权人拿回钱的机会少了。

所以第二步要攻击的,就是其他债权人的信心。利用掌握到的企业抵押资产信息,将其发散给其他债权人,对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债权人深知银行抵押的资产具有优先权,企业一旦大量抵押资产就代表准备跑路了,这种思想下他们会聚集起来,提前到企业逼债。

这时候再次利用媒体的力量,就可以有效地造成“企业资不抵债,即将倒闭”的心理。于是,股票相关的债券,股票将暴跌,而员工也会开始人心惶惶。

 

实现了第2步以后,要做到最后一步并不容易。因为有一些企业的现金储备很充足,即使遭遇了销售额暴跌和逼债,还是可以撑一段日子。这时候就要开始瓦解他内部的团队了。一个企业而言,通常是销售部门在前线的,其他部门比较少接触外界也反映比较迟钝。因此,只要大量从销售部门中把人挖走,企业就会如马奇诺防线一样崩溃。

人是一种盲从的动物,当大量销售人员开始离职,就会引发其他部门的恐慌,而部门的恐慌又会到个人身上,这种传染的情绪下,整个企业团队的战斗力将瓦解,所谓的攻心为上就是这个道理。关键人物的离去将让人们四散奔逃,就好像草原上的领头羊跑了,后面的羊群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跟着跑的越来越多。

 

实施这三步之后,通常这个企业就基本离完蛋不远了。因为它的信用跌到最低点,内部人员人心惶惶,股票债券的价格也会跌到18层地狱。。。。此时进行的收购,必然是最低价格。

这个时候进行的收购,往往效果非常好,而且还能让人感觉到你是救世主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