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金酒肉外交"又想起了郎咸平先生
(2008-09-11 11:17:10)
标签:
基金财经酒肉郎咸平 |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
今天看了这个文章:
基金酒肉外交:华安某研究员因桃色事件离职
看完之后,心里开始有些愤愤不平,不过接着却感觉平和了.
突然从文章想起了朗先生的话:
中国企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信托责任.
是啊!
基金本来就是一个信托产品,结果却率出丑闻,而且我们投资者也变成傻瓜,成为长期持有的受害人.
看看这段:
“100万现钞你见过吗?我们公司的一位个人股东,估计是个什么私募的经理,重仓股今年上半年急于套现。后来经人介绍,联系到某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请他帮忙将该股推高,再构筑盘整平台,买入对方倒出的全部股票。”
“基金经理的回报是100万现金,结果,该股买入后股价腰斩。”
“投资总监要求我们,去已经建仓的上市公司调研,其实更多的是做关系维护,更重要的任务是告诉上市公司高管,贵公司状况有多么好。”该研究员苦笑,“面对公司高管,永远只能说公司好,还得暗示本基金会继续增持,把股价抬得更高。目的只有一个,把上市公司高管催眠,直至彻底自我欣赏。这样别家机构来调研时,说不定,董秘会很神秘地告诉别人,‘某某基金很快要推高我们股价了,大家快买!’这样既能留住老资金,又能吸引新资金。”
一位研究基金的研究员告诉记者,现在基金公司对待新基金,思路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由最强的投研团队和明星经理运作,例如广州某基金公司新发基金,由其投资总监具体负责,公司誓将新基金做成“样板房”。
其二,牺牲部分基金业绩,共同推高旗舰基金业绩。这种做法多见于老牌大基金公司,而且基金经理往往大胆启用新人。在众基金掩护下,新基金经理被打造成“未来之星”。
看完了文章,我心中出现了几个字.
长期持有,黄金十年,股市万点,专家理财.
原来,都是狗屁而已.还是郎咸平说得对啊.都没有信托责任的一群人,怎么能让他们管理普通百姓的钱?
各位老兄,还是自己看好自己的钱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