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利低价mbo圈钱炒股股票 |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
今天看了新闻:
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还是在意料之中,伊 利股份今日发布了业绩预亏公告。
经伊 利股份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因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计算权益工具当期 应确认成本费用导致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中净利润将出现亏损。公告同时表示,剔除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本身对利润的影响数后,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中净利 润无重大波动。
2006年11月,伊 利股份披露经修订的股权激励计划,共授予激励对象5000万份股票期权,标的股票总数占当时总股本 9.681%,行权价格为13.33元,同年12月28日被确定为股票期权授予日。此后由于公司实施利润分配和发行认股权证,股票期权数量调整为 6447.9843万份,权行权价格调整为12.05元。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当在等待期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的员工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按照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计量。根据伊利股份测算,公司股票期权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14.779元/份,公司预计所有激励对象都将满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规定的行权条件,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将对公司等待期内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损益影响总额为73895万元。
2007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实现净利润33064万元, 由于正常的经营活动无法抵消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伊 利股份2007年度亏损已无法避免。
业内人士分析,伊 利股份已进行了战略性的产能布局,但2006年年底完工的产能并没有在2007年的销售收入中有较大体现。由于乳品行业有着产业链较长的特殊性,乳品加工企业身处上游原奶价格上涨和下游消费市场竞争激烈的两面夹击。站在全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公司未来的增长将放缓。
个人有个不太好的猜想.净利润3亿3,一个股权激励就要7亿3.
这种情况下,究竟这些权证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股改给股东的补偿还是管理层为了低价mbo做的游戏?
这个消息,让人想起了tcl,想起了许多的国有公司.
甚至经典的又如长安等等.
大家冷静思考一下:
1,这股票要行权,按照市场价都20多了.为什么行权价却调整在14元?让人奇怪.
2,这股票要行权,按道理是在二级市场上抛售赚了就好,为什么算到公司里面去,而且要用光所有净利润补贴高管?
个人本能地怀疑,这是伊利的高管为了做低股价,然后收购二级市场股份下的一步棋.收购完了以后,接下来就是mbo了.
但愿不要被我言中.
伊利的股价恐怕要大幅度杀跌.杀跌略稳后就有大量买盘进场扫货,接着发好消息,mbo二次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