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劳春燕女士的不敢苟同:富二代并非你所说的那样

(2007-12-24 18:19:33)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劳春燕

富二代

败家子

不敢苟同

感悟随笔

财经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个人最近看了劳春燕女士的一个文章。
叫做“富二代多数是败家子吗?”。
本人以为,这文章有失偏颇。
让我举例说明一下:
1,中国的富一代,大部分出身都很穷,穷则思变。贫穷成了改变命运最大的动力。娇生惯养的富 一代,即便是见过父母创业辛劳的富1.5代,即便有着传承家业光宗耀祖的远大理想,可是,能想象爹妈当年吃不饱肚子的饥渴吗?你经历过一家人挤一间10平 米房的窘迫吗?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你不会有父辈这样强烈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背水一战的没有退路的决绝,没有这样饿红了眼睛的野心和欲望,也许你确实比 父辈更有知识会说外语有MBA文凭,也许父辈给了你一个更高的起点,可是,你不可能像他们那样豁出命去干,如果你也能玩命,那就有了超越父辈的可能性。

个人看法:出身穷,不代表就能够成功。否则中国的富人都是8亿人口了,而不是只有区区几个。

野心和欲望,对于改革初期来说,是赚钱的必备因为当时无论法制或者机遇都不同。但是到了现在,靠的是知识,人才和资金的比拼,靠的是团队的集思广益;而不是过去单纯靠勤劳的时代了。
经历了贫穷才能够成功?戴尔,盖茨有哪个是在贫民区出来的呢?如果他们生在贫民区,能有现在的机会吗?玩命不代表你就能成功的,否则马x爵就是首富了。

2,
另一个可怕的地方是,富二代缺乏失败的经验。富二代从一开始就被放在了一个高起点上,很 多人直接从学校变成父亲的左右手。高起点本来有助于高瞻远瞩,但是没有经历过失败的考验,没有经历底层的跌打滚爬,没有磕磕碰碰,没有风吹雨淋,一旦遭遇 真正的危机,他们能有多少能力去面对?


个人看法:经验通过积累,也可以通过学习。并不是一定要亲身经历才能够说“有能力面对”。否则为了证明砒霜有毒我们还要吃过才知道?要证明毒蛇可以咬死人我们就必须被蛇咬了才知道?要证明面包过期了还必须全部吃下去拉肚子才知道?
失败不是万能药!懂得吸取经验,失败可能是一种帮助;如果不懂得学习,恐怕失败只是对自己灭亡的催化剂而已。
况且,对于富二代,他们有足够的资本承受失败。不如他们的父辈,不成功便成仁。

3,
据调查,在台湾,157个家族企业在继承前后财富蒸发高达40%。在香港,这个数字是80%。《华尔街日报》统计,西方家族企业在第二代继承过程中,90%企业最终失败,剩下10%中,只有30%直接由第二代接手,70%都交给了职业经理人。另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

个人意见:继承企业,并不是富二代绝对的选择。包括了国外的巴菲特,他的后代也没有去干投资的老本行。通过各种方式退出公司,然后利用手上的资金进行投资和理财,不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吗?

为什么我们都在要求子承父业,为什么就不能够让他们做好理财以后过自己的生活?

总结一下,从劳女士的题目,本身就有些蔑视的意思,什么是“富二代大多是败家子吗”?
这个题目就含了2层意思:
1,富二代大多不是败家子,但是少数是。
2,富二代大多是败家子
嗬嗬!富二代们,我为你们悲哀!横竖你们都逃不掉“败家子”的称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