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
[size=4]最近,自己手头的富xx益在227的大跌中连续跌了30%.
对与这个现实本来不该说什么,但是一对比海xx基金,这个所谓的5星基金,一次红也没分过.
在低位倒可以说为了净值,到了3000点附近还不分红减仓?实在令人气愤!
还有就是富xx合,号称稳定,结果也是2天跌去了15%以上!
最后看了中金的一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
3000点满仓操作
2月27日的大跌,基金净值损失惨重。29只基金的净值跌幅超过9%,最高的损失高达9.65%;净值损失超过8%的基金则占了开放式股票类基金的一半,达94只。在大盘跌幅不到9%的情况,基金净值损失却超过了8%甚至超过9%,可以肯定,这些基金的持股比例都是相当高的。
一些被认为是混合型或配置型的基金,在此次下跌中并没有显出仓位较低的迹象。晨星数据显示,有26只积极配置型基金2月27日的净值跌幅超过8%。晨星对配置基金的定义是:在实际操作中,持股比例长期稳定在50%-70%之间的基金。对于这类基金的跌幅如此之大,晨星有关分析人士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一些基金持股比例确实突破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上限;另一种可能是,一些新基金由于还处在契约显示的建仓期,晨星暂时按照契约规定将其归类为配置型基金,但在近期的实际操作中,这些基金的持股比例大大超过了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水平,晨星在其建仓期结束后,将根据这些基金投资组合对其进行基金分类。
与此同时,天相投资分析系统也显示,有22只混合型基金当天的净值损失超过8%,其中6只的损失超过9%。据了解,天相投资分析系统对基金的分类是按照基金契约所约定的持股比例进行分类的,混合型基金指那些仓位配置较为灵活的基金。
对上述现象,相当多投资者感到难以理解:从2006年底开始,基金就不断地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在各种场合表示A股已没有价值洼地,估值已合理甚至部分行业估值过高。进入2007年,市场仍然气势如虹,直奔3000点而去,可以说,此时的市场估值已更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批基金竟然仍然满仓操作,并未减仓。
不减仓有理?
对于投资者的疑惑甚至是质疑,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的解释:“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减仓,既然我们宣布自己是股票基金,就应该按照契约买到规定的仓位。我们不能一边拿股票基金的管理费,一边却持有大把的现金。投资者在买我们基金的时候就应该充分理解这一点。”
基金经理的这一解释得到了大多数基金研究评价人员的认可。“要求基金经理去做择时判断是很困难的。尽管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时候,资产配置对基金净值的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行业配置和选股。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就应该是在有投资人赎回的时候卖股票。”一位资深基金研究人士表示。这位人士认为,资产配置应该是投资者自己做的,买多少股票、多少股票基金、多少债券基金,这些是投资者自己做的配置,基金经理拿到了投资配置后的钱,就应该全力投资于自己的领域,该买股票买股票,该买债券买债券,各司其职。
显然,基金经理和其它专业人士认同的“不减仓”是以遵守契约为前提的,不减仓似乎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契约精神”。然而,这种说法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我买的基金,在契约上写的是持股比例30%-90%,我就是指望基金经理帮我择时,否则怎么叫专家理财?我都知道什么时候买股票,买多少股票了,还需要专家干什么?”
原文在此!
原来,某些基金经理就是做这种无耻的事情,来提取他该死的管理费的!
看了这段,我坚定地将该系列基金全部赎回,并列到了我的黑名单上!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对与这个现实本来不该说什么,但是一对比海xx基金,这个所谓的5星基金,一次红也没分过.
在低位倒可以说为了净值,到了3000点附近还不分红减仓?实在令人气愤!
还有就是富xx合,号称稳定,结果也是2天跌去了15%以上!
最后看了中金的一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
3000点满仓操作
2月27日的大跌,基金净值损失惨重。29只基金的净值跌幅超过9%,最高的损失高达9.65%;净值损失超过8%的基金则占了开放式股票类基金的一半,达94只。在大盘跌幅不到9%的情况,基金净值损失却超过了8%甚至超过9%,可以肯定,这些基金的持股比例都是相当高的。
一些被认为是混合型或配置型的基金,在此次下跌中并没有显出仓位较低的迹象。晨星数据显示,有26只积极配置型基金2月27日的净值跌幅超过8%。晨星对配置基金的定义是:在实际操作中,持股比例长期稳定在50%-70%之间的基金。对于这类基金的跌幅如此之大,晨星有关分析人士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一些基金持股比例确实突破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上限;另一种可能是,一些新基金由于还处在契约显示的建仓期,晨星暂时按照契约规定将其归类为配置型基金,但在近期的实际操作中,这些基金的持股比例大大超过了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水平,晨星在其建仓期结束后,将根据这些基金投资组合对其进行基金分类。
与此同时,天相投资分析系统也显示,有22只混合型基金当天的净值损失超过8%,其中6只的损失超过9%。据了解,天相投资分析系统对基金的分类是按照基金契约所约定的持股比例进行分类的,混合型基金指那些仓位配置较为灵活的基金。
对上述现象,相当多投资者感到难以理解:从2006年底开始,基金就不断地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在各种场合表示A股已没有价值洼地,估值已合理甚至部分行业估值过高。进入2007年,市场仍然气势如虹,直奔3000点而去,可以说,此时的市场估值已更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批基金竟然仍然满仓操作,并未减仓。
不减仓有理?
对于投资者的疑惑甚至是质疑,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的解释:“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减仓,既然我们宣布自己是股票基金,就应该按照契约买到规定的仓位。我们不能一边拿股票基金的管理费,一边却持有大把的现金。投资者在买我们基金的时候就应该充分理解这一点。”
基金经理的这一解释得到了大多数基金研究评价人员的认可。“要求基金经理去做择时判断是很困难的。尽管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时候,资产配置对基金净值的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行业配置和选股。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就应该是在有投资人赎回的时候卖股票。”一位资深基金研究人士表示。这位人士认为,资产配置应该是投资者自己做的,买多少股票、多少股票基金、多少债券基金,这些是投资者自己做的配置,基金经理拿到了投资配置后的钱,就应该全力投资于自己的领域,该买股票买股票,该买债券买债券,各司其职。
显然,基金经理和其它专业人士认同的“不减仓”是以遵守契约为前提的,不减仓似乎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契约精神”。然而,这种说法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我买的基金,在契约上写的是持股比例30%-90%,我就是指望基金经理帮我择时,否则怎么叫专家理财?我都知道什么时候买股票,买多少股票了,还需要专家干什么?”
原文在此!
原来,某些基金经理就是做这种无耻的事情,来提取他该死的管理费的!
看了这段,我坚定地将该系列基金全部赎回,并列到了我的黑名单上!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前一篇: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后一篇:个人清仓完毕.祝大家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