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
房价讨论的如火如荼.
作为我个人,实际上一直都觉得住宅房价的确超过了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
阅读了一些文章后,
心里面更加有些慌张.
现在大部分居住的房子,按照月租金*11/总价通常都小于5%的收益率.
这代表着,
在利率可能上调的基本利率6.27%的今天,买房收益率不吸引人.
此外,
还有隐忧在于0.4%的人拥有70%的财富.
这代表着,这些人都是私人银行所期待的客户,一旦市场开放,他们把资金抽离国内,那么,银行是否还可以支撑高举不下的楼价?
毕竟,国内银行的服务和私人银行,无论是态度还是专业能力,都有巨大的差距...
再看另一个方面,贫富差距的确太大了。
在我家附近,已经出现了很多的睡大街一族,而且在越来越多.
对于外来打工族可以推动租房价格,我不敢苟同.
实际上失业,对于很多的打工者来说已经家常便饭.即使是以前的容易就业的高学历人群,也在慢慢加入失业大军.每次看到人才市场的熙熙攘攘,就可以知道了.
0工资就业的也不少.在劳动力市场饱和的前提下,打工族又哪里有那么多资金推动租价上涨呢?
还有人说,外资进场了,将推高房地产价格.
但是,别忘了外资追求的是高收益,来购买的基本都是写字楼,还有商铺;由于他们的逐利性,考虑到变现的方便和真正升值速度,商业地产是他们更好的选择而不是住宅.
也有人提出,政府托市论.
我对于这个理论苦笑.其实,没有谁想跌,但是,政府不可能完全托市,
一来破坏了市场经济;二来,如上面说的,有钱人都跑了,托市的钱从何而来呢?还有,如果住宅转变成为了贫富悬殊,演变为政治问题,多年来我们的稳定努力付诸东流,又对谁有利呢?
最后是人民币升值,没有好的投资途径之说.
我只想说,如果你在2004年买股票基金,2004年买住宅,今天收益都是大约持平,而基金不需要支付个人所得税.呵呵.
总体而言,住宅不是现阶段的好投资,不值得去冒险.如果要冒险不如投资基金,或者商业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