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娱乐人生 |
最近看了几条新闻:
1,同寝室的6个同学,每人每月出60元钱请保姆,每周到寝室打扫一次卫生和洗衣服……事情发生在成都某大学双流校区。
2,中国教育部长:失业率30%
大学生应闯不发达地区
3,浙大五千新生报到两万家长陪同
4,贫困大学生挥霍父母血汗钱
5,四川34大学生进京当保姆
月入千元欲进高知家庭
看过了评论,也看过了内容,心里面突然涌现出一种悲壮的感觉.
大学生在现代人的眼中就是如此形象:
不能独立,
找不到工作,
乱花钱,
必须从最低层开始做.
我真的不懂,究竟大学生招谁惹谁了呢?
怎么倒霉的都是大学生.
不过,最近又看了几条:
1,“海归”缘何变“海待” 做“海归”不容易
2,去年《兰州晚报》报道了大学生上街擦皮鞋的新闻,今天又有媒体报道了深圳一学经济财务专业的女硕士生当保姆的消息
看来吴敬涟还是厉害啊,中国除了人什么都缺!
其实高学历本来就被歧视,是应该的,不是学校扩容也不是学生的问题,
关键在于:人太多了,岗位自然不足.
另外一点,社会观念的怪异.
比如说这大学生请保姆,只要他们的钱来路清晰,即可以解决家政公司的人员就业,又可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有何不可?专家口口声声说要独立,现在是细分时代,难不成吃猪肉还要养猪,这用电用火还要自己钻木取火?
怪哉.
至于另外的失业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人多了岗位少了,专家又开始谈论核心竞争力,学以至用的傻话.大学干什么吃的?收了4年学费还要学生跑社会上考证再上岗是不是学生的错误?大学生多了是不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
贫困女大学生兼职赚钱打扮自己惹同学非议
这个就更加的无聊了.
仔细看下去
武科大文法学院刘倩,来自河南一贫困山村,曾领过200元的补助金。进大学后开始自食其力,在外兼职,一年下来攒了2000元,于是给自己买了几件漂亮衣服,还烫了个时尚发型。她的做法很快引起了一些同学的非议,“她不是贫困生吗,还烫头发?”
某高校机械学院赵熊更郁闷,因买了部二手手机,结果,本学期的贫困助学金没了。班长称,“他上学期拿到了助学金,这学期有同学反映他新买了手机,所以报名单时就没考虑他。”
据了解,去年,我省各高校纷纷出台了新的学生手册,里面对学生减免学费,助学金发放等作出了更细致的规定,对享受助学金、学费减免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要求“生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得拥有电脑等高消费品”等。
我只觉得想说句,天啊!这是什么世界.
难不成贫困大学生就每天光个膀子穿个穿洞的内裤去上课,一身的邋遢才符合所谓的"标准"?至于电脑,手机,在10年前可以算高消费,现在没有你靠什么找工作?
杭州抓获10名卖淫女
为什么半数是在读大学生?
又是负面新闻!
大学生又出事了!女的做卖淫...
我想继续发展下去,会不会某天走在街上,满大街的人都说一句:
读什么别读大学,做什么别做大学生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