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江右商帮>

(2012-12-26 15:15:45)
标签:

解缙

庐陵

燕王

商帮

万寿宫

分类: 散文随笔

      江右商帮 

 http://s7/mw690/3ffa4960g7b5fbd693426&690

                                         南昌江右商帮标志性建筑万寿宫(商会会馆)           照片选自百度图库 特谢

 

 

客居京城郊南,有燕山余脉亘绵于西,平素似乎只要愿意,抬头就能望见半山的那个山顶洞,于是七十万年前的那块古人头骨,便就瞬间浮现在眼前。某日有事,行至一处绿的麦田深处,路见一位养蜂之老者,正从蜂箱中拔出一块滴汁的金黄蜜页,放入一旁采收蜂蜜之木桶内,旋又拿过一块镂有无数小孔的巢页,插入方才所拔蜜页之位置;那程序与手艺,有如小师傅在修理电脑时,往主机里插进一片网卡般娴熟。

我是头一回见养蜂人采蜜的,得了些趣,遂走上前去施礼递烟;老者听我南方口音,立时断定我是来自庐陵。我心下感到惊奇,便问老者怎地有如此语言之识别力?老者说他五百年前也是庐陵人,姓解,属吉水解缙老大人之第二十一世侄孙;因了这缘故,多年里总要去庐陵一带放蜂子的,老乡亲这种口音听多了,故而一下就能识别出来。慨谓之余,我仍对老者之身世感到些许蹊跷,因为解大学士被永乐帝削职遣回吉水时,应是扶老携幼带着全家转去的,于京城并未留下什么骨肉至亲;即便是再次让永乐帝起用重返燕都时,也先是一个人孤身前往的,旋又立马让人关进无期之大牢,直至好些年后被人用酒灌醉,把他埋在雪堆里活活儿冻死。如此,解大官人于燕赵之地应是已无后裔,而眼前之解姓养蜂老者,怎地能得以延续于此且时至如今?

老者似乎看出我之疑惑,便笑笑地说,老乡亲大概没听清俺话儿,俺说的是解老大人之侄孙,亦即叔伯兄弟间之直系旁亲,并不是其本人精血之亲生嫡传;于是,我心疑窦便尽情释然,遂问及老者先人怎地从庐陵来此?老者便如数家珍般道出原委。

当年燕王扫北功成,帏久驻紫禁城后,欲跨长城踏过张家口,直取蒙古漠北一统中华。北方田土脊薄,军粮难以为继,遂令江西谷米驰援。朱家王朝赖江西老表而立,是为历史不争之事实:昔陈友谅鄱阳湖大败朱元璋,负伤落水逃至湖中鞋山,得陈姓渔民冒死相救,这才有了后来之洪武皇帝;因其老母是为陈姓,遂认下老舅老表之表亲,江西老表因此得名。洪武登基之后,感念当年老表救命之恩,遂于南京大兴土木建都之际,让江西全境所产之木材、谷米和各类货物,乃至筑造城墙之厚重砖头,尽行运往皇都大赚银钱;一时间江西境内生意涌动,贩夫走卒如过江之鲫,浩荡木排载着各路商贾,经赣州越庐陵过豫章,沿了赣江顺流而下,再经鄱阳湖入长江,直达三吴南京天子脚下,三千里水路有如黄金般铺就,富裕之江右商帮由此而形成。以致当时南京朝野君臣上下,感叹——“三日不见江右商,万民就要闹粮荒”——之声不绝如缕;俺们解家,就是于此时裹挟进去而成为商帮之一员。

何谓江右商帮?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的魏僖所著《日录杂说》有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明时官私篡述,多将江西称为江右;而江西商人,则被称为江右商或江右帮,江右商帮因此得名。

我信了老者之所言,然有个疑丛又忽地冒了出来:江浙及安徽等地与南京毗邻相望,洪武帝何以舍近求远,独让江右商帮发展成势?

老者笑曰:这正是洪武帝的高明之处,欲报恩于江西老表,并不赠予金银财宝,而是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蓄财之办法,举一国建设之投资经费,助江西一省之经济发展,老表于是极快地富了起来。江右商帮由此成为龙头老大,带动了湖广与江浙商帮之蠢蠢勃兴,徽商则更被江西商帮挟裹而起。

我打断老者之说法:徽商为朱皇帝老家之乡亲,照理用不着江西商帮来提携的。老者莞尔一笑:元璋是个嫉恶如仇之人,年轻时做过和尚讨饭度日,沿村坊四邻乞求而不得食,且常遭人往其癞痢头上吐唾洗脸,受过这般奇耻大辱,于日后做了皇帝没剥他们的皮,就算是念了浓浓之乡情,哪里还能将这般好处施予这帮吝啬鬼?然毕竟以区区江西一省之物产,远远满足不了明朝一国之大需;于是江右商帮便行走于江浙安徽和湖广,组织货源运至国都以保证供应,流传至今的顺口溜——“一个包袱一把伞,走到湖广当老板”——便是当时江右商帮从商景况之真实写照。只是俺得做个说明,湖广实指当时连为一省的湖南和湖北,如今分出的南北两个省,则是属于以后的事情。

我全然为老者之所言而折服,继而问其解家后来之事情,老者笑曰:永乐帝将北京定为帝都后,江右商帮遂将南京做为物资集散地,而将粮草物资沿着南北大运河,漕运到京郊外的通州之码头,然后转送至镇守三关之队伍里。于是,京城出现了江右商帮之标志性建筑——万寿宫,有如广佬所建之广东会馆,供南来北往之赣商住宿和歇息;如有生意上蚀了本的,则可从万寿宫借得几吊铜钱,做为盘缠回家再作打算;那会儿京城止有全国会馆五十七处,而江西商帮之万寿宫则独占了十四家;今北京市残存之万寿宫和万寿路等,便是当年江右商帮驻于此地之铁定明证。是时,属庐陵人氏之江右商帮,因了有尚在朝廷之解缙大学士关照,生意份额便做的繁多而大,骡马车队卷起的黄沙能遮天蔽日,直把军需拉到鸿雁止飞之外三关脚下(山西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因了这个缘故,江右商帮就跟山西老乡打起了交道,日子一长,遂带动了晋商之兴起与勃发。

这不是什么无稽之谈,此时的江右商帮,生意战线拉的太长,从南方诸省把货物运至南京,再从南京通过运河拉至北京,尔后还得用骡马大车送往三关各地,几个月往返一趟来回折腾,这生意已是无法再做下去。于是,江右商帮便于燕赵朔北租田买地,雇请当地民众为其耕种,俨然做起了那个时代之工商业兼地主。北方盐碱地多却并不盛产咸盐,人们吃用须从遥远之南方运来;晋商看中是个来钱之好买卖,遂通过江右商帮相助提携,前往两淮之地做起了盐引生意。后来的乔家大院及平遥之古城里,诞生出中国之第一张日升昌钱庄汇票,就是那个名叫雷履泰的盐业和染料商捣鼓出来的。至此,由江右商帮之发韧,带动了中国的十大商帮——福建、粤商、陕西、山东、宁波、晋商、徽商、龙游(浙江)和洞庭之商帮发展了起来,其中骄骄之翘楚当为江右商帮莫属。

俺们解家此时再没东奔西跑去做生意,而是当起了万寿宫内之大掌柜,有点疑似如今各地驻京办之主任;解缙老大人被奸佞之徒埋在雪地冻死后,俺们家随即降为劈柴烧饭之小伙计,然江右商帮之物业仍在延续着,至清光绪年间,北京城各省会馆计有三百八十七所,而江西万寿宫之馆数,仍有五十一所之多。

我最后问起老者,你们解家如今怎地成了养蜂人?老者续上我递去的一支烟,望了望挂在燕山顶上之斜阳,不无留恋地叹道:清末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把俺们家栖身之所万寿宫给烧了,全家逃过卢沟桥躲至燕山脚下,从此成为了乡下人。俺出世长大后,常望着山顶洞那个地方久久出神,不知七十万年前的那些先人,散落去了何方何地,也不知命运怎地把俺从京城扔到了这旮旯?为探究根底俺考上大学历史考古系,以图日后去做些这方面之学术研究;然反右那会儿说错了话,旋又遣回到这燕山脚下,从此养起了蜜蜂四海为家。俺知道江右人像解缙一样聪明透顶,特好说话去表现自己,解大学士就因了喜欢议论永乐帝,被人奏了一本而关进大牢,幸亏永乐帝念他主编了《永乐大典》,这才勉强给了个无期之徒刑;然还是让嫉妒他的佞人用酒灌醉,趁他倒在雪地不省人事之际,将积雪堆在他身上活活给埋死。想必俺是江右庐陵人之种,于生命的无奈基因里,天生就秉持了喜欢议论也爱表现之清高德性,于是便落到了如今这般田地。

夕阳终于落下西山,我把目光移向不远处的偌大京城,似是要从天穹的茫茫宇宙之暗物质里,寻觅出昔日江右商帮之一缕身影;因为世上最伟大之科学家们曾说过,宇宙是有着永久守恒——物质不灭——之定律的。而在我目光所极之这个古今帝都,先前无数之江右商帮和庐陵人士,曾以其智慧才华辅佐过国事朝政,更以其物资财富支撑起三百年明代江山,纵然他们已是逝去,然以物质不灭之定律来判析,他们的灵魂和身影,照理该是作为暗的物质仍然还存在着的,可我怎地就一点儿踪影也寻觅不出?

哦,江右商帮,我们值得骄傲的伟大先人,如今你们会是在哪里?

 

 

                                    20121225夜于燕山脚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