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献
(2009-09-01 20:38:21)
标签:
奉献文本媒体文化 |
分类: 积极生活 |
奉 献
刘思坤/文
爸爸把一生奉献给了教书育人,妈妈把一生奉献给了企业与家庭。我从来没有跟他们探讨过如何规划人生,因为我知道不经意的偶然因素出现,往往会改变既定轨迹。父辈们的人生不见得有规划,但总是平心静气地走,让人觉得那么踏实。尤其是崭新敞亮的新家,它是迄今为止对爸爸妈妈10几年来辛苦打拼的最好回报。
走到今天,播种悄无声息地结束了,他们等待着收获,欣喜地,充满希望地。
不同于已经历人生风雨的父母,自己如果现在要寻找这样的一份坦然,却无论如何显得过早。
或许我是从事后看他们的人生才有踏实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把正在进行的过程看成实验,所以才找不到坦然的理由。
但无论如何,人这一辈子总得奉献给某几样重要的人和事上。所以,现在是需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你的一生将奉献到哪里?
对未来提问本来就没有答案。但这里还是要说说一个“如果”,因为人们总想把一切结果的原因都当作自己在刚开始做事时的主观愿望,我也不例外。
如果你打算奉献给媒体文本,那就得遵守媒体文本的规矩:
1、文字越简短、越精致越好,因为读者不是学者,嘈杂的上班环境让他们没有耐心分拆一个超过30个字的句子;
2、段落越精巧、转承越自然越好,因为段落产生阅读效率和速度成就感,读者不仅要知道你说了什么,还想知道自己读得有多快;
3、知识越杂、越混搭越好,因为读者需要洞见,而不是看一行又一行毫无精神营养的玩意儿;
4、平等地讲故事。人天生就对故事有着异乎寻常的记忆力,如果不通过故事的载体说道理,实在是对人性最大的忽视。而之所以要平等,是因为你不比读者知道多少,但读者之所以选择你的文章来花费自己的时间,是因为相信你的思考能为他们节省更多的时间;
5、不要错过暴露自己无知的机会。人们不会嘲笑无知的人,而只会嘲笑明明无知却不承认的傻瓜。当你面对一场迷局无法解释,除了把你能够想到的可能性说出来之外,别忘了向你的读者请教——真诚是获得好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