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种快乐

(2009-07-11 18:16:46)
标签:

幸福

写作

宗教

文化

分类: 积极生活

两种快乐

 

刘思坤/

 

两种快乐

 

这个世界有两种快乐,一种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的快乐,一种是大家一起分蛋糕得到的快乐。第一种快乐让大家都好,第二种快乐必须厚此薄彼。第一种快乐并非需要比较,第二种快乐必须以自己比别人强为产生的前提。

很多人终生追求第二种快乐,他们想要更好的车子、房子,挣了100万不够,还需要1000万,上到厅级干部还不够,必须到部级。当达到一个阶段目标,把目标里的那个人比下去了,却忽然发现上面还有人比你强,所以开始新的追赶过程,一生蹉跎,永无休止。

累吗?肯定会累。这样的快乐似乎就在眼前,它无比诱惑,但一旦得到,换来的也只是瞬间的快感。当猛然回头,发现为了这一快感而损失掉的东西,可能会太多太多。

当然,不是说财富与权力不重要,只是说,这两件器物对于人生的意义,是让一个人获得财务自由(自由的基本前提)和事业成就感,它们无法替代爱情、亲情、理想和灵魂。

 

而另外的一些人,他们的快乐却可以不必通过跟别人比较获得,它们无一例外来自人性深处美好的东西。比如李笑来大哥在他的新书《把时间当作朋友》里举的如下例子:

 

一位外科大夫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他刚刚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一个年轻的生命。

一位中学老师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他刚刚给一群15岁左右的孩子讲清楚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位生物所的研究员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她觉得最近每天从床上爬起来一路小跑冲进实验室然后观察记录她所培养的菌体实在是太美丽太神奇了。

一位母亲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她现在坐在孩子的床边,孩子睡梦中的脸庞是那么安静美丽透放着光彩,那么令人爱怜……

 

这些快乐多么简单,模拟以前《南都娱乐周刊》的那句朗朗上口的副标题:幸福不在别处,生活就是简单。

 

关于写作

 

忘记从哪里看来这样一句话:业余作家是写给自己看的,而职业作家是写给读者看的。我觉得还应该加一句,真正优秀的作家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但与业余作家不同的是,优秀作家在尝试为自己疑惑、对话的过程,也是为读者解惑、对话的过程。优秀作家考虑的问题,都是人生的根本问题,而业余作家考虑的问题,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无法站在跟读者对等的角度为读者带来思想营养。

严格来说,只是写给自己看的业余作家,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业余作者。写作文字多本身并不是判断作家的标准,因为写作只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已,它跟阅读、做项目、聊天一样,都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比如,我们很难把勤快更新博客的王石归类为作家。

我特别喜欢写作勤快的人,他们每天都真实地存在着,并用文字对抗着时间流逝形成的遗忘。

 

宗教与地域

 

昨天跟一位媒体工作的大哥聊天,说到宗教问题,有一句话说得好:“其实宗教的内核都是相通的,只不过看它诞生在什么地方,它就带有那个地方的生存哲学。”

然后他又说:“沙漠地带的人,信奉的宗教,必然是要求凝聚力的,潮湿炎热地带的宗教必然是要求忍耐的。”

这句话让我联想起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南征北战,好战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他们的性格:豪爽,但鲁莽,冲动,且易怒。我感慨地回了句:“人都是生存逻辑和时间的产物。”

文化跟地域气候的关系实在无法割裂。想起前几天看的一则新闻,说随着全球变暖加剧,热带面积急剧增加,目前其边缘已经拓展到南北回归线的外围。如果热带面积不断增大,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理由为未来担忧:宗教之间的竞争会不会因为地域的缓慢变化,发生力量的渐次变化?说句更直白的话就是,当基督教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被不断上升的气温吞噬之时,更多强调凝聚力与野蛮生存哲学的热带宗教,会不会逐步主宰人们的认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