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给自己寻根
(2009-01-26 09:05:38)
标签:
过年春节寻根文化 |
分类: 积极生活 |
过年:给自己寻根
刘思坤
人从出生开始,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问自己两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哪里来可以看看家谱,哪里去只有在弥留之际能够得到答案。过年,表面上看过年的习俗是先人为了驱赶“年”这个怪物而采取的驱魔措施,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如今成为一种文化习俗。遵守这种习俗表面看来很浅,但细细想来,过年就是为自己的生命追根溯源,跟老人一起团聚,吃吃饭,聊聊家常,血缘关系因心灵交流而得到强化,每年一次的血缘巩固,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所坚定,这就是寻根。
变化莫测的时代总是令人们忙碌,每天都不会跟去年的同一天内容相同。但是就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几乎都会做一样的事情:与家里的亲人团聚、做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贴对联,从纯粹功利的角度讲,这些事情跟个人发展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人们因此而找到文化、身份层面上的认同,得到归属,强化血缘上的根脉,这就是过年的意义。
除此之外,过年还有一层全世界能够共同感知的意义:辞旧迎新。大年三十俗称除夕,“除”即去除,“夕”即旧岁的最后一天。除夕就是辞别旧岁,迎接新的一年。人们之间的根脉也因新的一年到来而得到刷新,人们通过对“新”的心愿寄托,从而重新提升了根脉存在的意义——无论是平安还是康健,为的都是根脉的延续与壮大。这种对家族兴旺的祝福几乎出于人的本能,也就在这个时刻,人们不知不觉间的寻根意识便得到强化。
过年,图的就是个年味,图的就是给自己的灵魂在大家族中再一次的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