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思坤
刘思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11
  • 关注人气: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到处都是策划?

(2008-09-03 10:40:18)
标签:

策划

传媒

文化

分类: 阅读札记

怎么到处都是策划?

 

刘思坤

 

看过席文举老爷子的新书《策划传媒》,满脑子都是策划了。感觉传媒被策划,总有一种偏离传媒本真功能的感觉。

虽然我相信席老爷子的脑海中新闻与策划有着严格界限,但可能因为书自身内容的偏向和局限,让席老爷子不断地强化策划新闻事件、策划活动、策划传媒的效用,让人有种新闻都是被策划出来的怪异感。而真正的策划新闻,在新闻专业主义看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以前老是把席老爷子看作资深报人,但读过这本书后,我有些动摇席老爷子对自己的定位了:在不断强化政府、企业和个人怎样利用传媒的刺激下,我觉得席老爷子把传媒当成了彻头彻尾的工具。如果说传媒只是一种工具的话,“媒介即讯息”中所包含的传播功能就会被部分遮蔽掉,更偏离了席老爷子作为“中国都市报之父”称号背后职业报人的定位,令人感觉困惑——策划传媒,是要让传媒更加彰显社会功能呢?还是为了牺牲传媒本性来实现某种商业、政治等世俗的目的?

 

在叙述方式上,整本书叙述流畅,甚至带有口语化色彩。说理方式上用举例子的方式把自己的思考进行理性归类。这种叙述类型虽然通俗易懂,但因为太多人都用这种模式,所以并不见得有新意。另外,也正因为如此,整本书显得没有提炼性的学理,基本上以案例为中心进行了归类整理,其中有大段从其他书籍摘抄过来的内容,令本已不厚的文章更显单薄。其中真正与己经验有关的事件,不过“碧峰峡模式”、“倾力打造川菜王国”等有限的几个,而超女、蒙牛、《无极》、芙蓉姐姐等案例,又不知被多少市营专家唠叨多少遍了,《策划传媒》不见得说得比他们好。

 

合书而思,总体而言,《策划传媒》对业界一线的策划人员来说,借鉴的作用并不大,而对搞传媒经营管理人员来说,许多事情不是看了案例就有启发能够转化过来的。许多时候,此故事在彼环境中就是不会成功。一切都要看现实中特殊的约束条件,这些条件不是几个简单的案例和列表式的提炼就能悟透的。它需要更加提纲挈领式的学理支撑。显然,《策划传媒》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够好。

 

另外一个,看过席老爷子的一些访谈录,我觉得席老爷子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功能方面看得过重、强调过头了。新媒体是占据了越来越大的青年人市场,但报纸和杂志作为纸媒的传统形态,它们提供的阅读观感和传播功能暂时无法被完全替代。它们与新媒体的存在看似此消彼长,实则共生共存。在这点上,我同意程益中老师的意见:“干脆就认为不存在任何竞争,报纸杂志的领导人要有勇气拥抱互联网,要把自己从报纸杂志生产者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2008-9-3清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