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2004年1月7日的南都
(2008-08-01 23:52:00)
标签:
南都程益中黎元江杂谈 |
分类: 企业人 |
刘思坤
来南方半月有余,许多以前的图景被打碎。南方报业毫无疑问是最棒的,但外表光鲜的背后往往也有令人惊诧的纠葛。北方的《财经》杂志已经做出了姿态,今年所有的国外记者培训名额南方似乎没有挣得一席,这不能说令人失望,而是说我开始有了失望的准备。我告诉自己:警惕生活在想象中,所以不要随便说话,多观察、多思考、多判断。
10几天里写了不少文章,效率高得有些不敢相信,所谓有压力才会有潜力,程益中说的那句“超越自身的不可能性”,绝对有狂人的霸气与自信,这次,我切身体味到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触摸着全身撒发着的蓬勃气息,大呼爽感。
希望最后的文章能够顺利发表,一切计划都按部就班。但7月30日以后就陷入“双重门”——一方面要采访企业,一方面要修改文章,两头同时进行的结果是两头都没有进展。计划提前的时间完成了文章初稿的写作,却因为这几天断断续续的采访事务耽误了不少进度,更令人摸不着边际的是,8月1日出奇地不顺:先是电脑莫名其妙地在宾馆上网崩溃,大量时间花在了修理与抱怨上。好不容易从顺德回来,打算好好修改文章,却被告知家里停电。停电也罢,我们去图书馆无线上网,到了那里保安说电脑室已经一个月没开了。得,去真功夫吃饭,没有配筷,只能用一次性。好不容易来到星巴克开始操作,却因为没有无线上网驱动无法上网……
但不顺中也有幸运,一切都在自己的态度。我抱怨过,但心里始终笑着,这些没什么,于是沉下心来。在咖啡厅里翻阅着电脑以前的旧资料,重新温习了黎元江与程益中在广州的故事,顿时热血沸腾起来。
黎元江与程益中PK起来,两人重合的时间并不长。黎元江终生有报业狂人的基因,但更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他打造了最成功的《广州日报》,重塑了广州读者的读报体验,其遍布街区的广告发行网络可谓无孔不入,令前老大《羊城晚报》闻风丧胆,却在巅峰时刻马上日落西山,霎时的英雄被体制撩翻在舞台中央。
程益中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有着无法动憾的新闻理想,其演讲单从文字看来便感染至深,他魅力型的领导把南都的新闻人激励得无比兴奋。加上经营天才喻华峰的鼎立相助,自然如虎添翼。南都一路“烧杀抢掠”,所向披靡,广州报业顿时硝烟四起,开中国新闻报业形态、思想、体制之先。然而正是由于南都不断上升的监督报道,得罪了当局,程益中被家法“惩治”了一下,喻华峰、李民英等人被国法扣上帽子,入了监狱,遂酿成当代新闻史上著名的“南都an”。虽然喻华峰2008年初悄然刑满出狱,但南都an并没有翻案,它依然被晾在黑暗的角落处,不过总有一天后人会把它抖露出来,擦拭干净,放在阳光下审视。
在审视前需要做好准备,而时间无疑是一个切入的好视角。“南都an”的高潮并不在于宣判的结果,而是进行中的2004年1月6日。外媒说,是日下午,“广州市税务部门在广州市公安局人员的带领下,未向任何人打招呼,强行闯入南方都市报九楼财务室,不履行任何手续,搜走全部账目。与此同时,广州市检察院办案人员高鸣着警笛分批分期对南方都市报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南方日报集团社委等十多人进行秘密抓捕,包括广州市东山区人大代表程益中。据广东新闻界同行说,这使得南方都市报正常出报程序近乎瘫痪。”“中国广州市检察院一行人员6号下午突然带走了《南方都市报》的总编程益中,以及其它几名报业人员,并把他们扣押了8个小时后,才于午夜12点放他们回家。”
“出报程序瘫痪”,直接影响的是1月7日的南都。都市报为了保证新闻的新鲜,一般都会将截稿时间定在晚上9时,编辑再对版面进行排版,至凌晨上印刷机,经过2个小时左右的印刷、分配,发行队伍将报纸迅速扩展至城市的每个报摊。下午正是记者采访与记者报题的关键时刻,如果此时发生意外中止,将直接影响夜晚写稿、编版的质量。
寻找2004年1月7日的南都,不仅仅是看这一期报纸的内容,背后想必有更多的信息。期待以这样的思考方式切入新闻史,能够有新的收获。
作于2008-8-1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