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周有个海大人

(2008-07-06 08:44:26)
标签:

南方周末

张华

海大

财经

分类: 企业人

南周有个海大人

 

刘思坤

 

当知道张华师兄从《南方日报》经济版编辑、专栏财经作家转型到《南方周末》经济部记者的时候,我就下意识地想写篇文章来表达我的惊喜,题目本来叫《海大有个南周人》,对比《南周有个海大人》,前者强调南周,后者强调海大,我觉得还是后者更为贴切——海大孱弱的文科能够培育出这样的才子确实不易,于此更显奇迹。虽说张华兄自身的成长是主因,但青岛确实是一个适宜创作的佳地,毕竟,闻一多在这里实现着自己的作家行动,老舍在这里成就了《骆驼祥子》。

 

我很喜欢研究个人传记,当中包含着个体成长中因困难而窘迫的心境,和走出如此心境的动力与过程。从张华兄高速更新的博客中,我能零碎地知道他的成长历史。如同他博客开头的表述:一个农家汗、半个传媒人。闲来涂鸦财经,赋新论强说愁。四句简短的话语,勾勒出了这位走过26年光景的生命轨迹。80后,100余万字文章发表,《上海证券报》等几家媒体的专栏作家,南方周末记者,这几个名词聚合在一起,就足以说明其自身的价值与皈依。

 

同处一地,只因时间错位,未能与张兄在校园结识。然而缘分就是如此害羞,又如此坚定:06年我在《中国经济时报》实习时认识的一个记者,成了我073月南下广州、结识张华的介绍人,记者本身知道张与我同为海大人,却不知我们未意识到对方是校友。一连串巧合与机缘,让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因为过多的惊喜而难忘。

 

那是我第一次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大楼,在传达室给张华大哥打了电话,进入主楼,接到我妈的电话。因为这么近距离地接触新闻人才的“黄埔军校”,着实有些激动,于是跟我妈的对话有些语无伦次。之后上了电梯,来到《南方日报》编辑部主楼,张华大哥已经在门口等待。他神态冷静,眼光深邃,但和蔼可亲,拉我到编辑部坐下。我的眼前一切都光鲜,一切都急促,一切都乱码。从来没有那么慌乱,也从来没有那么强烈地要求自己冷静,外在的不定与内心的定构成张力,因为神圣,因为高兴,因为之前所有的想象一瞬间变成了真实的组合。

聊天不是很长时间,10分钟左右,但就是这10分钟,令我们成了朋友,令我们发现了自己是对方的校友。巧合与惊讶在最后一刻迸发才有滋味,这是故事精彩的逻辑,无论是事件内外的人们,都会被这种巧合所打动,人性就是如此奇怪,人生就是如此精彩。

 

在我驻留广州的最后一天,张华兄约我到金羊广场边的酒吧,这次的交流令人印象深刻。他讲起了他的过去,他的成长史,他的家庭,他的一切,开放、坦诚又宽广。没有人不会羡慕他的经历,但却没有人会保证能够从如他那般的挫折中挺立起来走到现在。“我的成长过程是不可复制的。”说这句话时,他低着头,抑或是看着窗外,重复了不下3遍。作为一个与文字共生的作家,他的表情中有了超越年龄的复杂。

 

耳边听着海洋潮起潮落的声音,鼻子中闻着海边浓厚的浒苔气味,这让我轻飘起来,过去如同被现在穿梭。我甚至能够想象到他200411月晚为新出世的《新周报》写社论时的情景,短暂经商与讲课后,他开始了一次令他自己都不为察觉的转型:财经写作。第二天起来,《新周报》的编辑给他消息:社论发表,题目叫《警惕学院式“加息”》。这是著名调查记者赵世龙转型主编的《新周报》,出生风华正茂,誓做超越《南方周末》的中国新闻周报。第二期报纸上有了张华兄的社论,不能不说是一种激励。时间无论过去多久,这个节点的纪念价值,无论对报纸还是对作者,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虽然《新周报》因不断踩触新闻红线而夭折,但张华却寻到了他的激情与梦想:用文字表达观察,用观察传播观点,用观点实现自我。这是一套纯情的价值链,它那么有魅力,以至于张华为它着迷,于是,他未来几年的事业规划,便与“财经写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事后看来,研二期间他疯狂的写作,抛开报社的稿酬汇款单如雪片般降落的壮丽景象不谈,作品大多被张华兄自身称作“扯淡作品”。这是一种自我谦逊的说法,我更相信是他经过自我否定后的自我肯定。

 

一直有一种感觉,效率高的人对时间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它急促地流过,让人喘息不安,必须时刻与其赛跑;它又静静地流淌,只要心怀忠诚、追随内心,它就会成就自己的夙愿,令你心安。看张华兄不断刷新的博客,对于外人,会被他不断的成长与思考所压迫,对于自己,他一直在证明自己存在着,一直在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还清楚地记得在广州与张华兄分别时刻他说的话:“保持联系吧,可能以后见面的机会不多了。”是的,机会不多,但不是没有机会。7月份再次南下广州,我将协助张华兄做一个极有意义的项目,很期待我们的再次相见。也希望在南方报业中,海大的血脉能够因各种各样的机会继续传承。

 

张华(东方愚)博客:http://www.zhanghua.org

 

作于 2008-7-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