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2023-08-21 23:36:57)
标签:

旅游

摄影

图片

分类: 户外游影

【原创影记】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宁武芦芽山景区不仅有着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更是有着来自上百万多年前的奇特冰洞。

  如果说马仑草原体现了芦芽山的绿色风景,那么万年冰洞则是芦芽山的冰冻世界。

  万年冰洞,位于山西宁武县涔山乡麻地沟村东,海拔2300米。从地表环境来看,景区大门到冰洞门口这一带的景致,与芦芽山其它景区也是差不多的: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而当你进入冰洞,便开始有了改变感受的认知。与洞外的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截然不同,洞内一片冰雕玉砌,冷气逼人,一阵阵的寒气不断袭来,让你会忘记这是酷暑季节。难怪大多数游客都是准备了御寒衣服,不然真是有点难受!

  有专家认为,这座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除极地冰盖和永久冻土层地区以外发现的罕见大冰洞。奇特之处在于无论外界的气候如何,冰洞内的冰层一年四季不化,愈往深处冰愈厚,整个洞内四处皆冰,堪称一个冰的世界。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分成上下多层,现开发近百米。你可以钻冰洞,下冰梯,过冰栈,到各层观览;你可以观赏到从未见过的冰瀑、冰柱、冰房、冰床......各种形态不一的“冰冻艺术品”,会让你大呼过瘾。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在这个令人惊叹、由冰川水蚀形成的巨大冰洞里,墙壁、立柱、爬梯、扶手,全是冰冻;各种造型的冰块、冰凌呈现于眼前——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佛、冰兽、冰床、冰钟、冰人、冰葡萄、冰钟乳......或玲珑剔透,或晶莹夺目,或姿态婀娜,千奇百怪、晶莹剔透、不一而足, 简直就是一个冰笋玉立、琳琅满目的地下水晶宫。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洞外夏日酷暑,洞内冰雪洞天,宁武万年冰洞确实算得上一大奇迹。

  更让人们奇叹不已的是,据说就在”万年冰洞”直线距离仅几百米的地方(仅是听说,未行佐证), 还有一处千年不熄的“地火”——属大量煤炭自燃现象,温度高达300摄氏度以上, 形成一个天然的“大火"。这一冰一火本是相克,却奇妙地几乎共存于同一山上,真可谓中华一绝、世界奇观: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山西纪行11:芦芽山万年冰洞
(此二片来源网络)



 

 

附录【延伸阅读】万年冰洞之谜

(来源网络,整理汇成;如有不当,敬请言告)

  宁武这处万年冰洞是我国最大的冰洞,也是中纬度地带最大的冰洞,更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它的奇特之处在于结冰期在夏季,冬季反而是消融期。并且,由于世界上已发现的冰洞大多分布在西伯利亚和南极洲等极寒地带, 像宁武万年冰洞这样所处纬度低、规模大,而以当地的环境而言根本不具备结冰的条件;夏天洞外温度最高可达38 摄氏度,而洞内温度却恒定在零度以下, 积冰常年不化,所以此冰洞在世界极地冰盖以及永久冻土层以外极为罕见,其成因至今有很多谜底未破解。

  尽管许多科学家都曾实地探寻过宁武“万年冰洞”的形成原因,然而这个谜团至今仍然悬而未解。

  有中国学者认为“万年冰洞”内的冰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留存下来的, 但这种说法无法令学术界信服。因为如果真的是那样,经过几百万年的漫长演化, 洞内的存冰量会越来越少, 甚至早已溶解殆尽。但是, 万年冰洞内的冰并没有减少的迹象,反而每年都会有新的冰生出来。

  有的学者则认为,冰洞下面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制冰机制,正是这种制冷机制导致洞内常年保持负温, 冰得以形成。更有人甚至根据地热增温率的反向思维,提出“地热负异常说”。认为由于某种特殊原因, 地热增温率可能被逆反, BP在一定程度上,地层随着下降,地温不升反降,导致了洞内的负温。然而,这些推论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加以谨实。因为谁也不可能将”万年冰洞”的底部挖开一探究竟,这样很可能导致“万年冰洞永远消失。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陈诗才认为,万年冰洞“形成原圆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特殊构造。根据测量,“万年冰洞”呈倾斜向上的口袋状, 肚大口小, 这使得洞内和洞外的空气难以对流, 从而使得洞内的负温得以保持。

  尽管这些解释听起来非常符合逐辑, 但还是有人提出疑问,宁武地区盛产煤炭,当地有废弃的矿井,也是肚大口小, 空气难以对流,而且地质地貌与”万年冰洞”也非常相似, 深度也远远超过“万年冰洞”。但为什么这些矿井深处却不结冰,唯独这个冰洞内常年积冰不化呢? 对此,中国学术界至今仍然争议不断, 没人能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