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记】齐地访古迹之十四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户外游影 |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 800余年的临淄,时有“海内名都”、“东方罗马”之誉。几千年星移斗转,昔日的盛景虽已荡然无存,但那记载着齐国一度辉煌的历史古迹至今却依然存在众多。
为掌握了解这些文物古迹现状,追探齐国历史故事,寻觅齐文化源流,本人多次踏入齐都故地,继续《齐地访古迹》之篇章,以助更多的人了解知晓齐文化之概貌。
37、天齐渊
在临淄境内淄河东南岸、牛山西北麓刘家终村北,现在有一处大型游园——天齐渊公园,每到节假日这里都聚满了来此游玩的市民。然而,不知会有多少游客能了解这处名为“天齐渊”的历史渊源。
天齐渊,又名瑞泉、丰泉、丰水,俗称温泉,为古齐之地的一处圣水名泉。其清澈甘甜的泉水,流传久远,是一方名胜。据传,一代名帝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此祭祀过天主神。后来,因地下水大减,此泉于1975年彻底干涸(一说1972年)。2009年,临淄区对天齐渊遗址进行保护重修,让游人得以再睹名泉之景。
天齐渊,是祭天圣地,古籍中对此多有记载。上古时,齐地有八神(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祭祀,此渊为天主神祭地;至周代齐国,此渊一直为历代齐君举行祭天仪式之所在。《史记·封禅书》中记:“(秦)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又记“上(汉武帝)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天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由此可见,不管是秦还是汉,天齐渊都是作为八神之一而被供奉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在这里祭祀的天主神,即是天齐渊。
天齐渊,又为古时上巳修禊之地。上巳,农历三月初三;修禊,古代民俗,人们于水边用兰草沐浴,以祛病消灾、求子祈福。东汉徐干曾在其《齐都赋》中描述天齐渊之修禊盛况。而明代临淄八景中,也有温泉修禊这一景。为纪念这一盛景,有文字记载的石刻有多处,最早属明朝万历七年,临淄县令黄策的摩崖石刻之“温泉”;其次是毛维驺的诗碑,碑南山岩上镌有“温泉修禊”,未著年代。
古时的天齐渊因受气候的影响,时塞时流。当地流传,只要泉水丰盈,就定会盼来丰收年。为此,清康熙二年时,知县杨端本改温泉为瑞泉。康熙五十八年,知县陶锦在天齐渊上建“管鲍祠”,祭祀管仲和鲍叔牙。临淄的名人或贤士,时常会邀约前来,饮酒作诗寄托心迹;而一般百姓,则来此攀山寻水,踏春祭圣,乞求风调雨顺,保一方平安。可见这一名泉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神圣!
据《临淄水利志》记载,1957年天齐渊每日出水6900立方米,水温19°C。后来,因为水位下降、上游兴建水库等原因,天齐渊于1975年干涸。为纪念天齐渊,临淄区委、区政府在临淄齐园内建设了天齐渊景观。2009年,区委区政府又于对蛟山脚下的天齐渊遗址进行了保护性恢复工程,于是,天齐渊之景又重现人们眼前。
天齐渊,位于牛山西北麓淄河东岸。史有天之腹脐之谓。齐地、齐国亦因此得名。上古时,为天主神祭地。周代齐国至秦汉时,为君主祭天之所在。秦始皇、汉武帝均曾来此祭天祈运。古时,当地民俗“上巳修禊(xi)于此”,即人们于是日在此水边沐浴,以祛病消灾、求子祈福。
昔时,天齐渊曾五泉并出,蔚为壮观,为临淄胜景。一九七五年,天齐渊干涸。今逢盛世,为修复生态,发展旅游,区政府顺民心、应民意,对天齐渊遗址重修保护,以使万载圣水重现齐地,让游人再睹名泉。是故勒石以记,以告后人。
二00九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