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原创影记】云南记行10:城子古村(上)
有一种旅行,叫到城子古村落走一走——远离生活的烦躁和喧嚣,只管静静地漫步在旧时光里。
泸西城子,一座拥有六百多年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彝族古村。她沉静内敛、古韵悠悠,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闪亮在云岭大地上。
城子古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南部的永宁乡,距泸西县城25公里。这里地处两州(红河、文山)三县(泸西、弥勒、丘北)鸡犬相闻之地,整个古村坐落于飞凤坡上,东临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芙蓉山(又名木荣山),后枕金鼎山,小江河蜿蜒流过,自然风光优美。
城子古村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拥有我国最大的“彝族土掌房”建筑群,被成为中国民居建筑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1000余间保存完整的“土掌房”依山而建, 伴水而立,层层叠叠, 极具特色。远远望去, 整个村落犹如飞凤饮水,颇为神秘和壮观。人说其如堆叠齐整的蜂房, 又如硕大无比的台阶;似层层奇巧的梯田, 又似质朴古老的布达拉宫。这番盛景,让这里成为集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少数民族古建筑于一体的待开发旅游胜地(古村目前虽然少不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但尚未成为正规的景区,只是村民收取少许的卫生管理费)。
关于“城子”之名,据说是缘于古村的所有建筑宛如一座城池,“城子”村名由此而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彝族白勺部的祖先选中这里,曾用一棵树的枝干搭建了24间土掌房,住了24家人,从此便定居于此,生生不息。明朝成化年间土知府“昂贵”,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衙门,改白勺(城子村旧名)为“永安府”,使这里的土掌房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形成府城格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走进古村,方可发现远观广大的一个村落,竟是户户可通, 家家相连;下一户人家的屋顶,就是上一户人家的庭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一栋栋看似独立的泥坯房形成一张关系紧密的网,将城子村人紧紧地串联在一起。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彝族居民和谐相处、相亲相帮,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和世世代代与土掌房难以割舍的情缘,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土掌房冬暖夏凉的实用价值,更在于土掌房建筑的不设防延生了人心的不设防。
绝无仅有的城子,穿越时空的故事。这是对城子古村的形象概括!
行走在城子村里,犹如走入旧日的时光中。整个古村曲径通达,巷道幽深,宛若迷宫, 世间举见。不管是乱石铺就的小路,还是青石砌筑的街巷,都印满了岁月的足迹。当你漫步在层层叠叠的土掌房间,见识着“李将军第”、“姊妹墙”等建筑古迹,你的手触碰的是古老原始的墙垣,你的步履敲击的是历经沧桑的石板,而你的双眼浮现的是关于这个古堡神秘厚重的历史文化。
城子古村承载着历史,传袭着古韵,看似沉静内敛,又是气势恢宏。
穿越村落的微风,似乎浅浅吟唱着古老的歌。漫步在历经岁月沧桑的石板路上,伸手便能触碰到古老的墙垣。泥墙木梁,记住了流过指尖的光阴; 驿站风雨,忘不了那段厚重的历史......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