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影记】偶园芍药花犹好

(2022-06-14 13:28:34)
标签:

旅游

摄影

图片

分类: 户外游影

    偶园,位于山东青州古城偶园街上。这里最早为明宪宗之子衡王朱祐楎府第的东花园,后为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
    为何取名“偶园”?据说冯溥在京城为官时,曾得元人之万柳园(园内因遍植柳树而得名)。康熙二十一年,七十四岁的冯溥告老还乡至青州,康熙帝将此园赏赐与他(此说为《清史稿》所记,近年根据冯氏研究者考证,实际上在冯溥致仕之前就已经购得此园。),遂取“无独有偶”之意,谓之“偶园”。
    原先,冯氏府第就在偶园北面,这里实际上是一组宅第、宗祠、园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古代建筑群体。偶园与古朴宽大的冯氏宗祠、楼台参差的冯宅连为一体,互相衬托。后来,冯氏宗祠和宅第大部分都已被毁,但花园至今仍保持完好。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皇帝朱见深封其第七子朱祐楎为衡王。衡王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就藩青州,在建造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的同时,在东华门外建造了一座花园,名东花园。其设计和布局模仿皇宫内的御花园,尤其是园内的假山,构思巧妙、手法高超,其艺术构思与叠石风格技巧与中南海瀛台完全一致。据专家考证,青州偶园是明代中国造园名家张南垣的之子张然的作品。
    偶园规模虽不大,但结构严谨,布局得体,景色小巧而精致,紧缩却不繁琐,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可以说,偶园不仅是青州人500多年的共同记忆,更是中国尤其是北方造园史上厚重的一笔。
    偶园既是青州古城的景点,也是一种文化符号。闲来逛逛偶园,别有一番情趣。每当走在青州古城的偶园街上,我时常会走进偶园,去体验一番这座小巧玲珑、历史久远而又极具江南特色、富含青州故事的古典园林之韵味。


    俗语说,“谷雨三朝看牡丹, 立夏三照看芍药”,前一时间,再次走进偶园。虽然其间的“花王”牡丹早已谢幕,而“花相”芍药尚在含芳吐秀,随用手机拍摄一番。虽然芍药花已近末期,加上当时日光正烈,手机照片的细节不够完好,但也足可自赏自乐,用以作为此前几篇“ 芍药花”影记系列的续篇,展示如下: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偶园,其中的牡丹与芍药甚是有名。去年,笔者专门作过一篇影记表叙这里的牡丹花,这次再遇芍药花,也是一种心满意足的喜悦了。
    不同于平时所见之田野里的芍药花,偶园芍药园内的芍药花品种品相显然更佳。
    这里的芍药美艳俏丽,五颜六色,或红或粉、或白或紫,有单瓣有重瓣,而更多的是多重花瓣。浓绿浓绿的尖尖的叶儿衬托着一簇簇一团团的花朵朵,更显娇羞可人,华贵艳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