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渝鄂记行11:重庆磁器口

(2020-12-31 08:41:46)
标签:

摄影

图片

游记

杂谈

分类: 户外游影
【原创影记】渝鄂记行11:重庆磁器口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的古镇磁器口,是一处古色古香、商旅云集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也是一处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独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游胜地,又是一处于休闲娱乐中了解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 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2020年11月,当选“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

    千年古镇,重庆缩影。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这是常见诸于多种文案、媒体对重庆磁器口古镇的赞美之词。
    出于对磁器口古镇的久慕,这次重庆之行两次出入这里,为的是见识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景致的磁器口。
    作为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磁器口古镇每天都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纷至沓来。在人们的传说中,昔日的磁器口古镇有“三多”:茶馆多、庙宇多、名人足迹多;而今,我看磁器口又演变成了新的“三多”:人多、店多、小吃多——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游客人流,品种多样、色香诱人的特色小吃,宾客盈门、琳琅满目的各种店铺,构成了磁器口古镇的主画面。



http://sucimg.itc.cn/sblog/jef6d0277b10bea39a8d0b5f66e5a6018
http://sucimg.itc.cn/sblog/j05f855fb985bd46eace8a7f5514de3ef
http://sucimg.itc.cn/sblog/o8f48ec8311eac7cf2a05a635a44ef3c5
http://sucimg.itc.cn/sblog/j806ce6a02e3889062daefc697c2d655e
    据查,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因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明朝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离南京后削发为僧来到重庆,隐避于宝轮寺(天王殿墙上有“龙隐禅院”四个大字)。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隐居在此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就被改称为“龙隐镇”。清朝初年,这一带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闻名,人们渐渐将它叫作瓷器口,后来因为“瓷”字与“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


http://sucimg.itc.cn/sblog/j302db75505166e81190bf5eec23547c2
    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磁器口繁盛久时,从早到晚过往商旅川流不息,被誉为”小重庆“。当年流传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来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汽灯,经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闪烁。


    夜晚,再次走进磁器口,这时的店铺大都已经打烊。与白日里的喧闹相比,这时的古镇显得异常的宁静;灯光辉映下,被小雨浸湿的一条条石板街巷显得愈加清洁、幽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