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观山水3:崂山北九水续

(2020-09-01 18:35:35)
标签:

旅游

摄影

图片

游记

杂谈

分类: 户外游影
【原创影记】夏观山水3:崂山北九水续

    人说崂山北九水是: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涧清溪一条琴。
    白沙河发源于巨峰北麓海拔800多米处的天乙泉,崂顶源泉之水顺势而下,中途又汇集了众多的溪流,外九水、内九水在长长的峡谷中一共拐了整整18道弯,弯弯曲曲,奔流而下。 两侧群峰耸峙,禽鸟啼鸣,奇光荟萃,绿树成荫,山与水相互缠绕,形成了一步一景、一湾一色的瑰丽画廊风光。游客朔流而上,漫步栈道,可以尽情领略"九泉十八潭"之美景。

    古人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最美的风光,往往在最远处。个人认为,北九水深处的内九水七水之上,是其风景精华部分。
    “连云崖”一带是七水,据说往年这里水很小甚至干涸,今年雨水多,景观自然不错,但好多游人没有到达此处:



    来到内九水的尽头靛缸湾,就是崂山北九水最为著名的景点“潮音瀑”(对面石壁上,刻有南京国民政府的水利部长叶公绰写的“潮音瀑”三个大字)。瀑水凌空而下,一波三折,瀑水飞泻的声音犹如澎湃的潮水,所以被誉为"岩瀑潮音"。当前正逢雨水充足时,但见瀑布随山势三折而落,白练如注,以雷霆之势倾入靛缸湾中,气势豪迈,蔚为奇观。

崂山北九水之内九水简介

    在崂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顶北麓,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观最为著名。     
    一水、二水处山坳中,潭水宽阔,波光粼粼,游鱼嬉戏于清流之中,使深山幽谷倍增情趣。倚崖临水,松竹荫间是双石屋村。由此东北去3里,是北九水以外的崂山十二景之一“蔚竹鸣泉”。
    三水:其东北岩峭水急,流水破峡而涌出,形成马尾状的短瀑,名“马尾瀑”。在这林茂尘绝的深山峡谷中,鹊巢累累,故名“鹰窠河”。
    四水: 乔松满山谷, 泉水淙淙;云雾缭绕,山峦时隐时现。一峰秀出云端,叫“斩云峰”。
    五水:峡谷尤狭,悬崖陡壁高数十丈,色赭黄,石纹纵横有致,斑驳绚斓,状似振翮欲飞的凤凰,叫“飞凤崖”。
    六水:涧北赭黄色崖壁拔地而起,高数十米,岩嶂上下纹路相缀,呈现出风帆的轮廓,经阳光照射辉煌似锦,名“锦帆嶂”。进六水已入佳境,其高处是一巨石,上平如台,台上置石桌、石凳,名“观泉台”。坐于台上,可领略奇异的山川风光。
    七水:“观泉台”前危岩陡立,穷目难极其顶,苍鹰独立于崖壁虬枝。涧之上只一线天光,惟见游云而逝,似云崖相接,名“连云崖”。其下有一澄潭,水色碧蓝,时有倒影,极为奇观。
    八水:南为“冷翠谷”,又名“冷翠峡”,俗名“风口石屋”。峡谷涵幽,终年不见日光。东上是“石门峡”。其峡两崖对峙,崖高数十米,四周崖壁形成一圆圈,中断成门, 宽3米,故名“石门峡”,又名“大龙门”、“二龙门”、“鱼鳞峡”、“衙门口”。峡谷内壁呈赭黄色,故又名“金华谷”。危岩悬空欲坠,十分险奇。
    九水:由石门峡东南攀登而上,就是内九水。是内九水的尽头。
    内九水的尽点靛缸湾,亦称“潮音瀑”,泉水随山势三折而落,最后倾入靛缸湾。湾对面石壁上,刻有叶公绰写的“潮音瀑”三个大字。湾内水深石碧,呈靛兰色,水味甘冽。在夏秋之交雨水充足时,瀑布宽数米,以排山倒海之势倾入湾中,水沫飞溅,有如细雨,蔚为奇观。

    内九水的各处“潭”名:
    一水有“至柔潭”
    二水有“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
    三水有“无隅潭”、“无极潭”
    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虚潭”
    五水有“有间潭”、“得鱼潭”
    六水有“得意潭”、“无几潭”、“不滞潭”
    七水有“餐霞潭”、“饮露潭”
    八水有“清心潭”
    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