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中超盘点1:综述

(2017-11-08 11:23:29)
分类: 体育记评
恒大加冕七连冠 东北足球遇寒冬
  
    北京时间11月4日,2017赛季中超联赛在第30轮战罢之后终于大幕落下,与往年剧情相比依旧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固有情节。广州恒大史无前例地成就了中超七连冠的霸业,而身处东北大地的辽宁沈阳开新和延边富德则不幸降级。当然这一年我们还看到了上海上港正逐渐开始向王座发起冲击,天津权健和河北华夏幸福这样的土豪球队开始成为新崛起的势力,以及国安、申花、泰达这些老牌劲旅依旧难如人意的表现。
    恒大加冕中超七冠王
    自2011赛季开始征战中超联赛以来,广州恒大就从未让这项冠军旁落过。尽管主教练历经更迭,但这支如霸主般存在的球队始终是中国足坛最强大的一股力量。也许本赛季的广州恒大是历年来绝对统治力最低的,也许本赛季广州恒大的夺冠难度是历年来最大的,也许本赛季的广州恒大已经不再像往昔那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但即将离开球队的巴西老帅斯科拉里还是再次把广州恒大推向顶峰。
    上港已开始冲击王座
    也许在近几年的中超赛场上,大家已经厌倦了广州恒大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当上海上港本赛季三线作战且三线冲击恒大的局面出现时,似乎外界因此多了几分莫名的兴奋与激动。其实博阿斯的球队在赛季进行中有过不止一次超越广州恒大进而登顶积分榜榜首的机会,但这支阵容已得到升级但整体仍显稚嫩的球队还是在关键时刻难免有些后劲不足。提前两轮无缘中超冠军的结果尽管对上海上港而言有些遗憾,不过他们俨然可以感受到其实已经开始慢慢接近王座。
    U23新政摸索中实施
    本赛季开始前中国足协有关“U23球员新政”的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从出发点看是为了未来发展的大局考虑,但从实施的时间和规则的细化角度而言仍然有着值得商榷的地方。而各家中超俱乐部对待相应规定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其中既有天津权健、广州富力这些着眼未来且本身具备足以独当一面的青年才俊,也不乏诸如辽宁沈阳开新和延边富德这样迫于生存压力而仅仅是走走过场罢了。很显然这一个赛季的得与失都值得相关管理者认真总结,进而在来年制定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并能让各家俱乐部更好接受的升级版新规。
    亚洲外援已渐成鸡肋
    本赛季中国足协的新政对外援生存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此前被视为“香饽饽”的亚洲外援已经渐渐沦为鸡肋。原本3+1的外援政策让亚外成为了缩小整个联盟强弱差距并且性价比极高的机动选项,但如今在每场三人次的外援使用限制下,亚洲外援已然愈发可有可无。其独特的身份优势已经荡然无存,自身和非亚洲外援又普遍存在实力上的差距,这也使得那些没有亚冠比赛任务或者说无意冲击亚冠资格的球队在亚洲外援的选择上开始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了。
    足协严惩球场暴力行为
    本赛季中国足协加大了对中超赛场上各种暴力行为的惩罚力度,一张张重量级的罚单几乎贯穿了整个赛季。随着金元足球大行其道,中超各路诸强在寻求急速提升球队即战力的同时,也难免因此变得心浮气躁,而这些心态上的微妙变化很容易演变成为球场上一些本不应该出现的非竞技范畴的举动。作为本赛季联赛最好的两支球队,上海上港和广州恒大在接到罚单的数量上也处于领跑者的地位,而北京国安则成为了本赛季被出示红牌最多的球队。
    土豪球队新势力崛起
    作为本赛季的联赛升班马,天津权健在主客场双杀卫冕冠军广州恒大之后,如愿晋级亚冠联赛,这支顶级联赛一年级生已经迸发出了不可估量的潜能。而河北华夏幸福作为近年来新晋土豪球队的代表,尽管最后时刻与中超三甲失之交臂,但佩莱格里尼的球队仍然有很大希望入围到来年的洲际赛场。在如今金元当道的中超大环境下,这些不差钱的新贵们正逐步成为整个联盟中越来越无法被忽视的力量,而高投入换回的高产出正是这些投资者乐此不疲的关键所在。
    中超老牌劲旅继续低迷
    在这些土豪新贵不断刷新自身存在感的当下,那些曾经的老牌劲旅则依旧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处沉沦。作为早已拿到过中超冠军的北京国安,本赛季不仅在赛季中期再次经历了换帅的动荡,其最终的联赛排名更是创下了队史中超最差。上海申花的情况同样好不到哪里去,若不是目前还有足协杯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么这支曾经承载着沪上球迷无限荣耀的球队只能以失败来做结自己的2017赛季。相比之下天津泰达的成绩就更加暗淡了,整个赛季几乎都徘徊在降级区边缘,若不是德国老帅施蒂利克的妙手回春,津门虎未来何去何从恐怕真的要打上问号。年年高喊要换种活法,到头来却始终在自我损耗中挥霍着自身残存的战斗力,其实无论是国安、申花还是泰达,他们都已经到了必须真正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东北足球遭遇“双降”
    本赛季的中超联赛对于东北足球来说注定有些苦涩,因为辽宁沈阳开新和延边富德最终“分享”了那两张仅有的降级门票。尽管这两支球队落入中甲联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但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确实是其竞争力不足的关键所在。在如今越来越仰仗投资商资金投入的大环境下,这两支小成本运营的球队显得如此的举步维艰,而在如今中甲联赛都动辄几亿的高投入下,无论是辽足还是延边,他们的未来都充满了各种未知。(2017-11-04 搜狐体育  鲍文龙)

另附新华社评论2则:
恒大七连冠无人可撼 于中国足球是利是弊?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王恒志

  广州恒大队有惊无险地实现了中超七连冠,“恒大王朝”仍在继续。一支球队一枝独秀七年之久,这对中国足球来说,似乎已经不能简单地以利弊来形容了。但毫无疑问地是,恒大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的“步步为营”,其七连冠的这些年,无论有多少利弊和争议,中国足球也在不断成长。从长远来看,连冠终有终结的一天,而中国足球应该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恒大能实现七连冠,很大程度在于“赢在起跑线上”,他们很早就囤积了大量国内顶级球员,在一段时间里甚至出现替补阵容比很多球队主力阵容还要“豪华”的一幕。这也是恒大能实现七连冠的基石,各个位置一流的国内球员,再辅以水平较高的外援,令远如平民球队江苏舜天,近如土豪球队上海上港、华夏幸福、天津权健、江苏苏宁,始终都没能将恒大拉下马来。
  对此,外界议论最大的“弊端”就是这一现象不利于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一方面恒大囤积了过多的优秀球员,确实令其中一些人因为缺乏上场时间而逐渐“平淡”,甚至出现水平倒退最终被“淘汰”出局的情况。另一方面其开启的“金元足球”时代令一些中小俱乐部生存更为艰难,其“野蛮生长”带来的示范效应则让一些“土豪”嗅到了足球“速成”的方向,这些无疑都不利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甚至令中国足球又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倾向。
  但要看到的是,恒大一枝独秀并不是中国足球停滞不前的主因。首先,优秀球员涌向大牌俱乐部,在各大联赛都一向如此,拜仁在德甲同样一家独大,也囤积了大批人才,更因经常“挖角”德甲球队被一些人诟病,但德国足球经过励精图治,用10多年的时间再度夺得世界杯,由此可见,是否有一家俱乐部独大和足球整体水平、国家队战绩并不是绝对的挂钩关系,持之以恒的坚持青训才是做强整体水平和国家队的正道。
  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本涌入也令中超再现繁荣,大牌外援、外教的加盟更令中超变得好看了,短期来说这些无疑都是好事,长期来看应该也是利大于弊,毕竟,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和他拥有的足球环境息息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更多人喜欢足球,没有更多孩子想踢足球,没有更多家长愿意把孩子带进球场,那么青训和未来恐怕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当然,“金元足球”的发展要有一个限度,更要有足够的理性,请来大牌外援和外教,是希望他们能在客观上帮助中国足球发展,无论是联赛繁荣度、俱乐部战绩还是令中国球员慢慢“涨球”,外援、外教的作用都应该是正面而积极的,反之对中国足球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同时要看到的是,这个赛季有着更多的球队对恒大形成威胁,除了上港,华夏、权健等球队都有了和恒大叫板的底气,恒大虽然达成七连冠,但无论是面对连续击败自己的上港,还是面对权健、华夏等球队,他们都难言轻松。显然,中超正开始走向另一个“双雄”甚至“群雄”争霸的格局,不出意外地话,下个赛季恒大将面临更巨大的考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终结自己的连冠脚步。
  更令人欣喜的是,虽然恒大目前仍然是国脚大户,但国家队中的“新鲜血液”却多来自其他球队,这也说明中超球队整体正在走向成熟,并开始逐渐找到自己球队的定位和生存之道。这对一个国家的足球整体发展显然是非常有利的。
  总而言之,恒大连冠的脚步终有停止的那一天,但对中国足球而言,更重要的不是“王朝”更迭,也不是某一支俱乐部的沉浮,唯有所有俱乐部、所有足球人一起踏踏实实地扎根青训,才是振兴中国足球的唯一正确道路。


七年为何无人挑战成功?
    ——恒大七连冠的冷思考
  新华社11月5日电 记者王浩明

  虽然收官战1:2负于天津权健,但广州恒大还是在天河体育中心高高捧起了中超冠军奖杯“火神杯”,从2011年冲入中超以来,七年七冠,没有一个挑战者能撼动恒大的统治。
  是恒大太强还是追赶者太弱?中超其他俱乐部应当怎样看待恒大的成功?恒大独孤求败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恒大大数据:独孤求败的七年
  恒大在中超的七年,是独孤求败的七年。141胜,45平,24负,总进球474个,失球188个,净胜球286个,积分平均领先第二名7.86分,睥睨群雄。
  七个赛季,恒大身后不乏追赶者,但能“近身”的却着实不多。其中,国安在2011和2014年,江苏在2012和2016年,上港在2015和2017年,鲁能在2013年,成为了距离恒大最近的球队,但他们的挑战无一成功。
  这期间,2013年无疑是恒大的一个巅峰,24胜5平1负,净胜60球,以领先第二名18分的巨大优势夺冠,胜场、积分和净胜球都是七个赛季最高。那是里皮带领恒大大杀四方的一个赛季,也正是在那个赛季,恒大捧起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座亚冠奖杯。
  其实,从2013赛季结束开始,恒大的优势就呈现出逐年缩水的趋势,2014至2017,每个赛季30轮的总积分几乎呈现一路下滑。
    刚刚结束的2017赛季,恒大可以说遭遇了进入中超以来最强有力的挑战:权健、华夏、国安和富力都曾经击败过恒大,权健更是在主客场实现“双杀”;而42个失球是恒大进入中超以来的最高纪录,下半程,上港获得了多次在积分榜上反超恒大的机会,但最终功亏一篑。

  恒大太强还是追赶者太弱?
  七个赛季,虽然有不少球队都能够接近恒大,但没有一支球队能够撼动恒大的位置,这是因为恒大太强,还是因为对手太弱?
  或许都不是。
  这七年,恒大被很多人定义为是“敢为人先”的成功。从重金签下高水平外援屡屡刷新中超转会“标王”记录,到“三顾茅庐”引进世界著名教练里皮,再到尝试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恒大在很多方面都成为中国职业足球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然而,恒大的上述模式已经被很多球队复制,2016和2017年的转会“标王”,也花落江苏苏宁和上海上港,世界著名主帅也是扎堆来到中超联赛。恒大在引援上的投入对比上港、苏宁、权健和华夏幸福,已经不占上风。
  纵观这七个赛季,有机会觊觎恒大“王座”的也就是四个俱乐部,上海上港、江苏苏宁(舜天)、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其中上港、苏宁和国安都两次获得第二名,鲁能则获得一次亚军。
  一个俱乐部稳定性最明显的标志,非主教练莫属,在这七个赛季里,我们从恒大与这四个追赶者更换教练的频率就可窥见一斑。
  恒大的七个赛季,共经历了李章洙、里皮、卡纳瓦罗和斯科拉里四任教练,平均每名教练的在位时间为21个月。
  同样的七个赛季,北京国安经历了七任教练,平均每名教练的在位时间为12个月。江苏舜天(苏宁)经历了六任教练,平均在位时间14个月。上海上港冲上中超以来,在五个赛季经历了高洪波、奚志康、埃里克森和博阿斯四任教练,平均在位时间15个月。山东鲁能则更是“换帅狂魔”,七个赛季经历了九任教练,每个教练的平均在位时间还不到10个月。
  对比恒大,不少俱乐部缺乏的可能并非改变的勇气,而更是一种定力。

  不要让七冠恒大成为寂寞背影
  七年过去,独孤求败恒大对于追赶着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寂寞背影。
  纵观这七年中国职业足球的历史,恒大采取的“世界级主帅+高水平外援+优秀国内球员”的模式被不少俱乐部奉为圭臬,恒大出台的奖金方案、国脚规定、乃至队规也被不少俱乐部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应用。
  向成功者学习当然是必要的,但照单全收恐怕并不明智。如果简单复制恒大的模式,恐怕就会陷入“一直在模仿,从不会超越”的死循环。
  比如在引进内外援上,由于国内优秀球员缺乏,一些俱乐部在市场上不惜重金“哄抢”球员,导致近年来中超内外援价格一路飙升,让世界足坛侧目,而高价引援的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一个优秀的职业联赛应当是百花齐放的,恒大模式不应成为唯一的成功模式,恒大经验也不能变成“恒大成功学”。恒大在俱乐部管理、引援和资本运作方面的确是成功的,但须知这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形势下取得的。
  不得不提到广州恒大的同城对手广州富力,在没有大牌教练和外援的情况下,最终位列中超第五。难能可贵的是,斯托伊科维奇没有过度依赖外援,而是将国内球员与外援捏合成一个整体,富力在控球率、传球次数和传球成功率这三项数据上均位居中超第一,富力的整体传控足球在中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两年,富力不少国内球员有着长足进步,这可以说对中国足球也大有裨益。
  在过去,不少外籍教练持有“中国球员不行”的偏见,不少球队的打法就是“7个中国球员抬钢琴+3个外援弹钢琴”。富力的成功证明对中国球员的提升“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事实上,斯托伊科维奇2015年8月成为球队主帅以来,富力的成绩也有起伏,但俱乐部始终保持了对塞尔维亚人的信任和耐心,最终迎来了收获。在青训方面,这两年富力也开始扎根广州的中小学校,走本土化路线,假以时日,相信南派足球的风采会回到越秀山体育场。
  在同城对手一年又一年的大手笔,在国内和国外出尽风头的情况下,富力却能保持这样的定力,实属不易。恒大和富力这两支广州的球队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却都有着各自迷人的特质。
  中超俱乐部应当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应当有坚持自我的定力,而不是在试图复制他人的成功之路的过程中,忘记自己的初心。
  职业联赛的本质是一项产品,中超联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容量下,中超完全配得上百花齐放的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