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诗宋词旅游——寒山寺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户外游影 |
继于至德年间途经寒山寺,写下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流传甚广,寒山寺自此名声大振。《全唐诗》里,张继只存世四十余首,除了这首《枫桥夜泊》外,其他的诗真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了。而正是这首诗,被选进了《唐诗三百首》,才让张继的名字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从大运河桥上看寒山寺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湖水相连月照天,雁声嘹唳搅人眠。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题《姑苏十景·枫桥》
明·文徵明
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
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
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
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
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赋得寒山寺送别
明·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寒山寺
清·陆鼎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附文:夜半钟声寒山寺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70101/1483217118782_1.jpg |
寒山寺元旦敲钟仪式 |
“咚……咚……”每年12月31日23时42分开始,寒山寺钟楼洪亮通透的钟声总会准时响起,回响在黑夜,仿佛是经过诗化的雷声。钟敲108下,每一下代表一个烦恼。据说,听完辞旧迎新的钟声,来年烦恼便随风而去。自1979年至今,新年敲钟活动已历三十几个春秋,寒山寺的钟声也早已响彻大江南北、四面八方。
说起中国十大古寺之一的寒山寺,人们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落第,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这座古寺坐落于苏州城西枫桥古镇、京杭运河东岸,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后因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驻锡于此,遂改名“寒山寺”。如今,来到寺院周围,依然可以看到唐朝遗址下的枫桥。气势恢弘的建筑,映衬着蓝天与绿树,有一种历史与现实交融碰撞的美感。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藏经楼、碑廊、枫江楼等。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闻名的钟楼。
历史上,寒山寺也曾历经劫难。过去的1000多年中,寒山寺先后多次遭到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督造的钟,如今依然保存在钟楼内。
如今我们见到的大钟,是2008年铸造的仿唐大钟,高8.6米,钟底裙边最大直径5.2米,重108吨,由铜金锡锌铅五种金属冶炼而成。钟面铭文是《佛说妙法莲华经》,有7万余字,阳文楷体。钟体造型宏大、厚重、秀美。下部六铣口裙边上,铸有九幅精美的飞天图案。它是我国目前佛教寺院最大的梵钟。
《枫桥夜泊》之后,更有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吟唱着不朽诗篇。近年来,寺院不仅着力传承诗钟文化,而且为诗钟文化注入了新的历史内涵。1996年建成妙利普明宝塔,2008年铸成世界第一的梵钟,建成中华第一的《枫桥夜泊》诗碑。张继诗篇手稿早已不见,现存的历代书写《枫桥夜泊》碑刻存于寒山寺碑廊,其中以俞樾手书最为有名。
1000多年的月圆月缺、月起月落间,枫桥边依旧浪花飞溅、人来人往。唐朝的客船早已不见了踪影,唯有古寺传来亘古悠扬的钟声。(此文原载《人民日报》2017年01月01日)
前一篇:跟着唐诗宋词旅游——北固楼
后一篇:跟着唐诗宋词旅游——乌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