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着唐诗宋词旅游——寒山寺

(2017-06-26 14:16:31)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户外游影
 
    寒山寺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外枫桥路西端,寺院坐东朝西,面对京杭大运河。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余平方米。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传说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的弟子、普明禅师圆寂后归葬枫桥, 佛门建造灵塔以志纪念,遂名“妙利普明塔院”。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浙江天台诗僧寒山(自号寒山子)来此缚茆起居;后著名禅师希迁(700--790)在此创建伽蓝,题额曰“寒山寺”。不久,诗人张
继于至德年间途经寒山寺,写下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流传甚广,寒山寺自此名声大振。《全唐诗》里,张继只存世四十余首,除了这首《枫桥夜泊》外,其他的诗真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了。而正是这首诗,被选进了《唐诗三百首》,才让张继的名字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从大运河桥上看寒山寺

    寒山寺现存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1000多年间,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宣统年间(1906-1910)。
    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寒山寺诗碑
    寒山寺的碑廊向孚盛名,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
    自《枫桥夜泊》问世,历代文人墨客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据《寒山寺志》载,《枫桥夜泊》诗的第一块诗碑,为宋代王硅所书。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时,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刻于石上,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文征明手书的诗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砾之间,在嵌于寒山寺碑廊壁间的文徵明明所书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
    公元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
    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是一位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据文史专家郑逸梅老人记述,这位现代张继,是应著名画家吴湖帆之约而书古代张继《枫桥夜泊》诗的。诗后有跋云;“余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年往来吴门,迄末一游。湖帆先生以余名与唐代题《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也。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沧州张继。”现代张继书古代张继诗,由刻碑名手黄怀觉刻石,立于寒山寺内,一时传为佳话。可惜他在书写《枫桥夜泊》的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而他书写的这块诗碑,现仍存于寒山寺内。
    寒山寺诗作
    关于寒山寺的诗作不少,而顶尖之作非张继《枫桥夜泊》莫属了。据查,在《全唐诗》里,张继只存世四十余首,除了这首《枫桥夜泊》外,人说张继其他的诗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了。而正是这首诗,被选进了《唐诗三百首》,让张继的名字永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除此以外,关于寒山寺的唐诗还有:
    《怀吴中冯秀才》
    唐· 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寄恒璨
    唐· 韦应物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另外,其他朝代关于寒山寺的诗也有不少,较为著名的一并附录在下:
 
    枫桥寺 
    宋· 俞桂  
  湖水相连月照天,雁声嘹唳搅人眠。  
  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旁边系小船。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题《姑苏十景·枫桥》 
      明·文徵明  
  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  
  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  
  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赋得寒山寺送别 
     明·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寒山寺 
      清·陆鼎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附文:夜半钟声寒山寺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70101/1483217118782_1.jpg

  寒山寺元旦敲钟仪式


  “咚……咚……”每年12月31日23时42分开始,寒山寺钟楼洪亮通透的钟声总会准时响起,回响在黑夜,仿佛是经过诗化的雷声。钟敲108下,每一下代表一个烦恼。据说,听完辞旧迎新的钟声,来年烦恼便随风而去。自1979年至今,新年敲钟活动已历三十几个春秋,寒山寺的钟声也早已响彻大江南北、四面八方。
  说起中国十大古寺之一的寒山寺,人们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落第,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这座古寺坐落于苏州城西枫桥古镇、京杭运河东岸,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后因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驻锡于此,遂改名“寒山寺”。如今,来到寺院周围,依然可以看到唐朝遗址下的枫桥。气势恢弘的建筑,映衬着蓝天与绿树,有一种历史与现实交融碰撞的美感。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藏经楼、碑廊、枫江楼等。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闻名的钟楼。
  历史上,寒山寺也曾历经劫难。过去的1000多年中,寒山寺先后多次遭到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督造的钟,如今依然保存在钟楼内。
  如今我们见到的大钟,是2008年铸造的仿唐大钟,高8.6米,钟底裙边最大直径5.2米,重108吨,由铜金锡锌铅五种金属冶炼而成。钟面铭文是《佛说妙法莲华经》,有7万余字,阳文楷体。钟体造型宏大、厚重、秀美。下部六铣口裙边上,铸有九幅精美的飞天图案。它是我国目前佛教寺院最大的梵钟。
  《枫桥夜泊》之后,更有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吟唱着不朽诗篇。近年来,寺院不仅着力传承诗钟文化,而且为诗钟文化注入了新的历史内涵。1996年建成妙利普明宝塔,2008年铸成世界第一的梵钟,建成中华第一的《枫桥夜泊》诗碑。张继诗篇手稿早已不见,现存的历代书写《枫桥夜泊》碑刻存于寒山寺碑廊,其中以俞樾手书最为有名。
  1000多年的月圆月缺、月起月落间,枫桥边依旧浪花飞溅、人来人往。唐朝的客船早已不见了踪影,唯有古寺传来亘古悠扬的钟声。(此文原载《人民日报》2017年01月0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