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慢行交通规划出炉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时政资讯 |
济南慢行交通规划出炉
在济南日渐拥堵的交通状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绿色出行,发展慢行通道势在必行。近日,从济南市规划局获悉,长28公里的“一横四纵”泉城之路慢行通道已完成规划。
济南“一横四纵”规划图
一年之后,市规划局已完成了进一步的规划,敲定“一横四纵”5条“泉城之路慢行通道”:“一横”西起中山公园,经泉城路入解放路,最终到达百花剧院;“四纵”串联济南多个景区,最东侧线路有百花公园、千佛山,最西侧线路经过中山公园、英雄山美食广场、英雄山景区和七里山。
值得注意的是,这5条线囊括济南30处最繁华、好玩的地方,以后骑着单车,就能将天下第一泉、黑虎泉、五龙潭、千佛山、泉城公园等景点一一游遍,体验独属泉城的生活韵味!
按照市规划局的慢行道规划,主干道配建的人行道不小于2.5米、自行车道不小于4.5米;次干道配建的人行道不小于2.5米、自行车道不小于3.5米。
在城市核心区,除了经十路这样的主干道,配建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能勉强达标,其他多数道路不达标。即便是在经十路,辅道上隔三差五的马路桩子,也让市民不敢惬意骑行。
其实,最合适的自行车道的宽度为3米-3.5米,这样既保证慢行者出行又能避免机动车占道。在15年前,济南的自行车道宽度为4米—4.5米。随着机动车的激增,近年来济南在道路改造时,非机动车道越来越窄,有的道路甚至将自行车赶到人行道上。
“路权分配明显失衡。”山东交通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表示,济南道路系统在建设上有点偏,路权分配倾向于“以车而非以人为本”。
另外,济南素以泉水众多而闻名,拥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市中非常罕见,明府城、商埠区的老街区以及随处可见的泉群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步行环境。济南市提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竞争力强、宜居宜游的国际旅游名城。慢行系统优越的可达性、丰富的空间,便于人们的行进与游览。
在中国,豪车往往贴着有钱人的标签,在英国恰恰相反。英国交通部的调查显示:英国人越有钱,骑自行车的里程越长。英国最富有的1/5人口平均每年骑自行车出游的路程,是最穷人口的5倍。
山东交通学院的一位教授表示,看持续暴增的汽车挂牌量,就能发现济南“慢行文化”的缺失,市民往往把买车开车当作提高生活水准的体现,时尚健康的骑车文化在济南刚刚起步,但尚未成气候。“多建高品质的自行车道,让开豪车的人放弃开车,加入慢行队伍,无疑会对慢行交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据2016.06.07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