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女孩跟佳佳合影
高颜值的“佳佳”刚一亮相就火爆全场
“大家好,我是佳佳,欢迎各位朋友到来!”“你拍照不要离太近,会显得脸大的!”4月1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与真人1:1等比、外形靓丽、语言生动的机器人“佳佳”首次亮相,一下子就火爆全场。
“佳佳”火起来的原因离不开“高颜值”:“她”身高约为1.6米、体重不到100斤,有一头浓密微卷的长发、大眼睛、双眼皮、高挺鼻梁……至于自带柔光效果的“皮肤”,这可是用硅胶做成的。
除了看脸,“佳佳”的才华也不在话下。在正式亮相之前,“佳佳”就曾担纲主持2016“首届全球华人机器人春节联欢晚会”,还与黄子忠共同搭档主持过“谁是棋王”的半决赛。
和以往大家看到的机器人不同,中科大官方微博对“佳佳”的介绍是:“佳佳”的研究重点在于人机交互中的“特有体验”。此次中科大首次提出并探索了机器人品格定义,以及机器人形象与其品格和功能的协调一致。
研发团队负责人、中科大教授陈小平介绍,相比以前产品,“佳佳”的眼睛已经可以做到自然转动,发音和嘴型相符。但受材料限制,现在还只能细声说话,不能大哭大笑。
除了外形上有了重大进步,“佳佳”在导航避障、路径规划、人机对话和用户识别等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她”初步具备了面部微表情、口型与身体动作匹配,以及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和云服务等功能。
据陈小平介绍,此次发布的“佳佳”其实是一个测试样机和测试平台。一同发布的还包括一个操作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编辑机器人的说话、表情、动作,并对三者进行时序控制。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不经过专业培训也可以使用这一界面。
在去年11月北京举行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女性情感机器人“GenminoidF”成为最具人气的产品。而不少媒体报道说,中科大的机器人“佳佳”,在外形、表情、基本交流等方面,已经可与之相媲美。
“佳佳的下一步改进方向是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做到从人脸识别到表情识别,从表层交互到深度交互。”陈小平说,他希望佳佳能成为大众心目中美丽、智慧的“机器人女神”。
据悉,“佳佳”将在本月21日到2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的“2016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首次与公众见面。
“机器人女神”是这样诞生的
其实,眼下这个肤白貌美的“佳佳”,已经是中科大“可佳”机器人团队联合国内合作伙伴,历经3年研制出的第三代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
中科大是自1998年开始智能机器人研究的,2008年启动“可佳工程”,全校多院系科研团队长期合作,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可佳”机器人家族。2011年,机器人团队又把软体机器人作为一个科研方向,开始尝试新型情感互动机器人的开发。按照陈小平的介绍,软体机器人的骨骼是软的,相比于传统的机器人灵活性更强。
第一代“佳佳”是以“博物馆导览员”为目标的,“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像人类解说员那样,实现观众引导和解说功能。但是,经过大约500名观众参与的现场测试表明,多数观众对“佳佳一代”的兴趣只能保持较短时间。
研发人员分析,“佳佳一代”只有简单的人脸相貌和人体外形,没有表情,也就没有与用户的情感交流,时间长了自然令观众失去兴趣。他们还发现,人—机器人交互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特有体验,但表情交流是研究人—机器人交互特有体验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于是,“第三代佳佳”的形象设计被提上议事日程。陈小平介绍说,研发人员最初海选了5位科大女生作为佳佳机器人面容的原型。但问题来了:人们对形象的判断和偏好往往各不相同,甚至经常出现严重的冲突,“凭什么”决定佳佳的“标准形象”?
经过探讨,研发人员认为,人机交互体验涉及形象、功能和品格“三原色”,而机器人形象是用户的第一体验,并且应该与机器人的品格及功能保持一致。所以,他们确定“佳佳”应当具备“善良、勤恳和智慧”的品格特征,并以此来打造其形象。比如“华贵”“娇媚”“艳丽”等形象就被排除在外。现在的“佳佳”是具有“善良、勤恳、智慧”的“中国式美丽”的女性。
未来目标让“佳佳”走进家家户户
引起轰动的“佳佳”,有了人的形象,还能做微表情,让人感觉面对的不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不过,作为“可佳”工程中的一员,“她”的智能化程度并没有超越前辈,因为“佳佳”还是一个样机,所以现在“可佳”的技术还没完全加载到“佳佳”身上。
那么“可佳”到底有多厉害?据介绍,在并不认识微波炉按钮设置的情况下,只要提供一份说明书,“她”就可以自己学习如何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整个流程都可以自主操作;在一个2万平方米的商城内,只要走上一圈,“她”就能把位置全部记下来,做导航带着人走也完全没问题。
形象问题解决之后,“内涵”就是今后要努力的重点。据陈小平介绍,未来要让机器人掌握更多的人类常识,并具备一些自行思考的能力,即使之前没有编程,机器人也可以思考之后处理某些情况。
“佳佳三代”被研发团队视为发展机器人特有体验的一个突破口,将逐步加载更多核心技术,比如深度学习能力、表情识别能力、深度交互能力等等。在未来适当时候,“佳佳”平台还将对全球开放,让更多的研究人员利用“佳佳”,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特有体验。“佳佳”也有望应用于商场、营业厅和政府服务大厅等多种服务场所。
陈小平说,“佳佳”最终的应用目标是走进“千家万户”。相信这一天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延伸阅读:服务机器人渐成市场新热点
还记得电影《超能陆战队》里面的机器人“大白”吗?“大白”作为一个贴心的机器人“暖男”萌化了多少人的心。如今,科学家们正在将这一梦想慢慢变为现实,而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新热点。
目前已经投入市场的机器人产品包括送餐机器人、银行助理机器人、迎宾机器人,讲解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具有智能送餐、自动充电、路径规划等功能,能够代替或者部分代替服务员重复繁重的送餐工作,为餐厅运营节约人力成本;银行助理机器人还应用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智能交互等多项人工智能,不但“能说会听”,还“能思考、会判断”,可以胜任银行的部分业务工作。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商场导购机器人、酒店医院物品搬运机器人等。
“公共服务机器人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看好。”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近一年来该企业研发出多类公共服务机器人,今年预计销量上千台,服务机器人已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专家表示,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份额80%,如装配汽车用机器人。而从未来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将占据更多份额。(据南报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