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芈月原型: 有情夫有男宠生活开放
来源:2015-12-03 奇象世界
昨晚,年末备受期待的历史大剧《芈月传》终于在东方卫视揭开面纱,与郑晓龙执导的另一部女性大剧《甄嬛传》架空历史不同,《芈月传》则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秦宣太后为原型。在采访中郑晓龙也介绍说,该剧除了宫斗,更多的是对芈月这个人物以及与她存在关系的人物进行解读。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是什么样的?这位中国
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她的感情生活是否如剧中一样?
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历史学者,来揭秘这位神秘女性的一生。
在秦国后宫等级低并非楚国公主
在昨晚首播的剧情中,芈月是楚威王宠爱的庶出小女儿,一出生就被称为“霸星”,长大后作为嫡公主芈姝(秦惠文王王后)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
“在
《史记·秦本纪第五》以及《史记·穰侯列传》中,曾有对芈月的记载:‘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
展学院副教授赵树国介绍说,芈姝的历史原型是秦惠文后,但是据历史记载,秦惠文后并非楚国公主,而是秦国大家族的女儿,“芈姓是楚国的国姓,真实的芈月也
不是楚国公主,有可能是家境落魄的宗室女。芈月的母亲曾经改嫁,她有两个弟弟,姓氏不同,一个叫芈戎,一个叫魏冉。《史记·穰侯列传》中的穰侯指的就是魏
冉。”
芈月为什么被称“芈八子”?据记载,秦国后宫分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子”是其中地位较低的等级。芈月进入秦后宫,生了三个孩子,但是直到秦惠文王去世时,她也始终位居人下。
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把持朝政近40年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芈八子母子们的命运更是急转直下。她的一个儿子嬴稷被送到燕国当了人质。芈月又是如何成为太后的呢?
赵树国介绍说,这要从即位的秦武王说起。秦国尚武,而秦武王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跟人比试力气。有一次,武王与人玩举鼎游戏,一个失手大鼎落下压断了自己的腿,秦武王就这样悲催地死了。武王无子,国人迎立质于燕的芈八子之子稷为新一任秦王,是为秦昭王。芈八子则被尊为太后,史称宣太后。因为秦昭王年少,便由太后主政,以国舅魏冉为将军。自此,芈八子迎来了在秦国呼风唤雨的下半生。
在剧中,芈月是联合自己的情夫义渠君,才将儿子推上了王位。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芈八子则是联合其他各国,并借助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之力,将自己远在燕国的儿子迎立为秦王,可见她的政治手腕之强。
秦宣太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她成为太后,把持朝政近40年,而中国历史上太后专权自她而始,“太后”称谓亦始见于她。同时,她也让秦国走出内乱,把没有资格参加会盟的弱小秦国变成虎踞六国的强秦。赵树国介绍说,史学界对这位“女政治家”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评价颇高,“著名历史学家马非百曾这样评价秦宣太后:‘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
感情生活真很开放
和春申君恋情是杜撰两人相差20岁剧中,芈月的三段恋情也颇为引人注目。“国民初恋”黄轩饰演芈月的初恋春申君黄歇,他们
青梅竹马的感情因种种客观原因不能善终。而芈月和高云翔饰演的义渠君也有着深厚的情谊,义渠君潇洒豪放、野性不羁,一直深爱芈月,总会在芈月危难时给予最及时的帮助,也是芈月成为太后路上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采访中,女主角孙俪也表示芈月也并非大家以为的“白莲花”,“历史上对她的记载是情欲较强的女性,
实际上我们这部戏里对她还有一定净化,剧中后面芈月还会有男宠。”
赵树国介绍,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位太后的情感生活也相当开放,在史书中留下不少记载。赵树国介绍,关于芈月的早年经历,历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而她与春申君黄歇一段青梅竹马的恋情,应该是电视剧中演绎的剧情,因为真实的芈月和黄歇有着不小的年龄差,“公元前306年芈八子成为太后,她当时大概是30岁左右,春申君是公元前314出生,比芈月要小20岁左右。”
有情夫有男宠虽然和春申君青梅竹马并非真实,但是宣太后和义渠君的一段情确实存在。《史记》中记载:秦惠文王在世时,义渠戎就已归附了秦国,但是芈月的儿
子秦昭襄王继位后,前来朝贺的义渠王桀骜不驯,对秦昭襄王非常不屑,大有反叛之意。在此情形下,秦宣太后做出了一个让后人诟病很久的决定,私通义渠王,并
且还为这位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在《芈月传》的超长片花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当秦国再次强大的时候,秦宣太后将义渠王骗到了甘泉宫,突然发难,杀死了义渠王,随即派兵灭掉了戎狄。这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历史。
至于剧中芈月老年时期的男宠魏丑夫,在《战国策》中也有过记载: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
丑夫,即将去世时,传令魏丑夫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
庸芮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了。太后您弥补过失
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魏丑夫因此逃过殉葬一劫。
揭秘芈月原型:曾用身体征服义渠王34年 后将其诱杀
来源:2015年12月02日澎湃新闻网 作者:徐萧
炒了近一年的《芈月传》终于在11月30日晚开播了,显然,观众对于这部剧的期待值已经蓄满,这一方面是来自于“娘娘”孙俪的“宫斗”之路再出发,另一方面也和片方对于芈月原型——战国秦宣太后不遗余力的宣传不无关系。在一些新闻稿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媒体直接将秦宣太后的名字认定为芈月,导演郑晓龙甚至还视其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是“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再加上“芈月”其名的来源,牵涉到兵马俑主人到底是谁的问题,使得《芈月传》比单走后宫权谋的戏说剧多了些“走近科学”式的厚重性和神秘感。
不过讲真,秦宣太后芈八子确实可以说是战国时期一位威猛不羁的奇女子,她从一个身份并不太尊贵的楚女从床笫一路摸爬滚打晋升到太后之位,鸡汤属性爆表,也非常具有时代特色,以至于有评论将其治国理念概括为“以污治国”。在看剧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这位奇女子的人生和她所生活的时代。
秦宣太后的出身
在正史中,有关秦宣太后的记载只有区区十余条,大部分还都是她执政秦国之后的事迹,其早年生平,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女性一样,不著于史。我们只知道她是楚人,《史记》、《战国策》称为芈氏。
先啰嗦一下,芈这个字,读作“米”,史书说芈氏的这个氏,是春秋战国对女性的一般称呼。实际上,芈是姓,还是楚国的国姓。先秦时期姓氏泾渭分明,先有姓,后有氏,姓下面细分出来氏,用以区别贵贱,也就是说贵者有氏而贱者无。楚国宗室为熊氏,屈原的屈也是一个氏,他们都是芈姓。并且,在当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也是为了区别高低贵贱。
秦宣太后姓芈,有可能是楚国宗室,不然不太会因秦楚之间的联姻嫁给秦国国君惠文王,但是考虑到史书没有明言其具体身份,不像文姜、哀姜、弄玉、赵姬等都是国君之女而得到史家多写几笔,再加上入秦宫后只得到一个“八子”的中低级别封号,其出身地位估计不会太高。
因此对于入秦宫前的少女芈氏,甚至登上太后之位前的少妇芈八子,历史学家知道的不会比我们更多。于是编剧说,好嘞,我知道。这种可供恣意驰骋的留白显然受到影视工作者的欢迎,毕竟老话说得好,历史这东西是遗产也是沉重的负担,所以现在都流行像《琅琊榜》那样的“架空”,堵住你们挑刺的嘴。
但是《芈月传》的导演没有选择这种便利的方式,他说要“立足于历史之上,用真实的场景和细节还原战国时期的人文风貌”,如此感人的直抒胸臆,必须手动点个赞。
从文艺女到首位太后
虽然只能把芈氏的少女时代交给编剧去驰骋,但是考虑到她所处的威王、怀王的时代以及楚人浪漫的习气,可以想见剧中的少女芈月很可能是个文艺女青年,嗯,应该还略带点天真烂漫的傻白甜属性。
通过片花看到,编剧给未来的秦宣太后弄了个叫“子歇”的初恋,原型是“战国四公子”的春申君黄歇。片花中,子歇拉着芈月说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副《我们的少女时代》即视感。虽然通过《诗经》我们了解到,先秦恋爱观奔放,但自由恋爱要是都能成还要父母干什么。
编剧给芈月安排的爸爸楚威王,适时地出场纠正歪风邪气,大袖一挥,以“联姻”展现自己的雄才大略。到了这里,芈月的黑化之路已经不可避免了,剧情应该正式转入到“后宫·甄嬛前世传”。
在正史里,芈氏嫁给秦惠文王后,一直到登上太后之位前,封号一直是“八子”,所以史称芈八子。秦国的后妃制度共有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个品级,芈氏只是中等,但应该颇受宠爱,毕竟和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稷、市和悝。稷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本来以芈八子的身份,她的儿子是没有机会登上国君之位的,她自己也万万做不成太后。但是历史是充满偶然性的,比如说要不是丘处机路过牛家村……总之就是秦惠文王死了之后,惠文后的儿子继位为秦武王。这位武王呢,名字有点不正经,叫做荡。为人也颇如其名,太史公说“武王有力好戏”,就是他力气很大还喜欢玩耍,结果玩脱了,年仅二十三岁就no
zuo no die了。
武王赢荡的玩脱之路拢共分三步:第一步,找到像孟贲这样爱较真又不识趣的大力士一起玩耍。第二步,在家里玩不过瘾,去洛阳让周王把大禹所铸的九鼎拿出来。第三步,和孟贲斗气举鼎,用力过猛,卒。
如果光这样那还是轮不到芈八子的儿子的,武王赢荡虽然名为荡但只是表现在比赛角力上,在位三年,一个子嗣没有,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感动中国好哥哥。武王虽然没有子嗣,但芈八子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这时候芈八子同母异父的哥哥魏冉,也就是后来的穰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帮助自己的外甥赢稷登上了王位,芈八子也顺利地成为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太后,在位秉政长达三十六年之久(一说四十一年)。
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考证,君王之母称太后,就是从芈八子这开始的。宋人陈师道在《后山集》又说,母后临政,自秦宣太后始也。也就是说,不仅拿了名头,还拥有了实权。不过,秦朝建立帝制前后的两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国家体制、权力形态等都不一样,因此芈八子这个太后显然不能与武后、慈禧相提并论,而“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云云就更只是“芈吹”而已,商代的妇好还没说话呢。
要江山也要爱情
秦宣太后执掌秦国朝政期间,秦国任用魏冉为相,白起为将,鲸吞蚕食诸国,甚至一度与齐国并称东西二帝,秦国国力持续上升,乃至于秦昭襄王夺权后大胜赵国的长平之战。但到体现宣太后的执政能力一事上,具体的事迹并不多,值得一提的也就两件,还都带有那么一点点不优雅。
第一件是《战国策》里写的。公元前307年,楚怀王(剧中应该是芈月的兄弟)攻打韩国。韩王派人来游说秦国,以唇亡齿寒求助宣太后派兵救援。宣太后一想,那是自己的祖国啊,肚子估计骂了韩人的娘,但嘴上还是要讲道理的:
“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这段喷薄着宇宙洪荒之力的话语,真是尽展楚人自由奔放的气质。宣太后是说,当年我服侍先王,先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累得不要不要的。但是呢,他把整个身体压上来,我就不累了。为什么呢?因为前面那样我没什么好处,后面这样,嘿嘿嘿。现在我们秦国帮助韩国,就是这样,没什么好处谁干啊。
这,说好的要优雅不要污呢?不救就不救,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以居家之事比喻国事,何必呢,你们战国人都跟庄子学了一手好譬喻。
第二件虽然充满了舍身为国的大奉献精神,但情节也是很羞耻的,容我调整下呼吸。话说宣太后在位期间,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诱灭义渠。义渠是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秦国背心要地的一支草原民族,长期与秦国争战。和历史上很多游牧草原民族一样,国势强盛就南下牧马,衰微则或跑路或臣服。义渠和秦国的故事就是在臣服、南下、失败、臣服、南下之间循环。不过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可能就是打我、做朋友、打我、做朋友之间转换了。
但是老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对于想要一统天下的秦国来说,再加上西周的覆灭就和北方的另一支游牧民族犬戎有关,所以对秦国来说,义渠如芒刺在背,必须解决。怎么解决?宣太后充分利用了女性执政的巨大优势——身体,她选择先征服义渠王。
和亲政策我们都知道,在早周襄王就用过,后来汉朝更是用得很溜。但是无论是周襄王还是汉朝诸帝,要不就是娶对方女子,要不就是嫁自己的女子,从来没有像宣太后这样自我奉献,当然其他人也是限于条件实在办不到。
当时是秦昭襄王继位,义渠王前来朝贺,于是宣太后把义渠王征服了。若说宣太后对义渠王之间毫无感情吧,可她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若说有感情吧,她却与秦昭襄王日夜密谋攻灭义渠的计划。只能说,国事面前,宣太后隐忍了自己的情感。
而那个草原汉子义渠王,却是实实在在动了真情。直到最后,他都没有看穿一切只是“我本将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他们在一起的第34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在宣太后的晚年,可能是因为初恋被横刀阻断,可能也因为身边缺少了寄托,她又养了个情人,叫魏丑夫。这个丑是天干的丑,而不是对他相貌的描述,而且他应该还是个美男。剧组让饰演太后初恋的黄轩来演魏丑夫,也算是帮古人弥补了一个缺憾。老太后对魏丑夫爱到了死了都想要打包带走的程度,《战国策》说她在将要病死之际下令,“为我藏,必令魏子为殉。”但在臣下的劝说下,打消了念头。
这就是宣太后在位期间有史可查的全部事迹了。虽然槽点满满,但确实也是了不起的政治家,为自己儿子的曾孙秦始皇一统六国打下了基础,是不是“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恐怕还得商量。至于说兵马俑是为她修建的,这事太复杂,容后再说。不过如果当年真的让魏丑夫殉葬了,考古学家倒是多了一条鉴别的依据。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徐萧,原题:《芈月的原型秦宣太后是“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