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作里的心理学
(2013-07-27 23:15:24)
标签:
微动作心理学文化 |
分类: 博览文汇 |
微动作里的心理学
在日常沟通中,只有7%的内容是言语沟通,绝大部分属于非语言、微动作的范畴。本书系统阐述隐藏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背后的微妙心理活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人的内心活动和真实想法,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皱纹表达特定的情感
持久情感和瞬间情感在面部的体现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持久情感会在身体上留下痕迹,而瞬间情感仅是为了传递情感而生,完成任务后就消失了。只要内心存在某种情感,它就会通过身体表现出来。换句话说,情感不可能完全被人掩盖。
时光在流动中感知生命的轨迹,岁月在我们的脸庞留下生命最宝贵的财富——皱纹。皱纹是人生的痕迹,是情感的印记。每种皱纹都表达了特定的情感。
脸上的皱纹可以分为两类:永久皱纹和瞬间皱纹。永久皱纹揭示了人的性格特征,瞬间皱纹则传递着稍纵即逝的情感。千万不能将这两者弄混。
是什么让我们认为永久皱纹反应了人的性格特征呢?如果皱纹是永久性的,那它更倾向于是生理学的,用常识去判断时就要格外谨慎。
人在表达某种情感时,会激活两种类型的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当大脑有意或无意地给身体发号施令时,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也会接受大脑的调控并作出反应。例如,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上的逃跑反应,血液从脸上回流到四肢特别是腿部,以作好搏斗或逃跑的准备。要进行这一动作,必须借助平滑肌的活动。这些肌肉分布在静脉、小静脉、动脉和小动脉周围,保证运动时肌肉群的血管舒张和收缩。当平滑肌内的血液流空时,平滑肌就不能按横纹肌要求作出反应。根据要达到的不同效果,平滑肌会用比平时慢40~400倍或更长的时间来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反复出现的情感就有可能永久地停留在面部和身体上。例如,如果某人经常感到紧张,那即使导致紧张的根源已经消除,他的面部仍然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紧张状态。
没有心理原因或生理因素,人一般不会耸着肩膀。当人愤怒时,眉间区域会出现凹陷的皱纹,从水平方向上将鼻子和额头分开。这种皱纹我们经常看到,不过它们大多数时候都会转瞬即逝。但就如同耸肩一样,这样的皱纹也可能会成为永久皱纹。
婴儿瞬间的愤怒状态,和易怒的成年人的瞬间愤怒状态存在差异。因为经常感到愤怒,愤怒已经成为成年人永久的面部特征。
某种情感反复出现,最终就会改变人的相貌特征。比如易怒的人,如果愤怒的情感长期持续,他的脸部就会因愤怒而产生皱纹。如果愤怒成为一种性格特征,人的面貌就会迎合这种特征,发生相应的改变。持续的愤怒可以从眉间的皱纹看出来。
如今,神经生物学比从前更为普及。专家们研究身体语言时,还研究人的情感背景,以找出瞬间情感和持久情感之间的差异。
皱纹里写满人生沧桑,皱纹也会随着人生的境遇而改变、消失。相同的情感,会给人留下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并已得大家的公认,我们可以据此来解读人的情感。
□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生活在积极情感状态下还是消极情感状态下?
□是愿意分享情感还是喜欢隐藏情感?紧张状态或放松状态
紧张反映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在人际交往中,想参与谈话的人的身体会呈紧张状态,这自人类蒙昧时代以来就如此。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热带丛林或某个热带大草原上,当他正处于“严阵以待”的情况时,他的精神高度集中,周围哪怕最细微的声音也不能忽略,此时他的身体可能处于放松状态吗?不可能。
远古时代的丛林草原,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求职面试,或是签订合同的会议。为了生存,祖先经过辛苦狩猎才能把猎物带回家。今天的我们,仍然为了维持生计四处奔波。在谋求利益时,如同在丛林中觅食,都有可能一无所获、空手而归。虽然身处环境不同,但肾上腺素在血管里流动,这是一样的。丛林中千奇百怪的声音,就像当今商务会议中的问题辩论声。同样的多巴胺提高了同样的身体警惕度,同样的紧张特征呈现在面部和身体上。当身体呈紧张状态时,就是作好准备作出反应了。
当人处于积极情感状态时,肌肉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态,特征非常明显,容易辨认。当人的真实情感处于消极状态时,身体也会出现出一些特征。之所以以肩膀的姿势为例,是因为肩膀的动作很难掩饰。当人处于警惕、专注的状态时,他的肩膀不可能呈下垂、放松的姿势。身体在放松的情况下,人的警觉性必然会随着肩膀的放松而减弱。这是由人类遗传学证实了的。
纵向皱纹里的消极情感
同样,情感是否积极,也可通过一定的身体特征加以辨认。
在所有的文化背景中,对于所有的社会群体,人生各阶段的积极情感都具有相同的且可识别的面部特征。这些象征着积极的紧张情感都有一个共性:脸上都没有纵向皱纹。没有纵向皱纹,这是紧张的积极情感特征之一。
再来看看紧张的消极情感,与积极情感的表现截然不同:人的面部表情中有表示消极情感的纵向皱纹。纵向皱纹不是因为年龄增长产生的,而是因人们的消极情感造成的。如果消极情感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常出现,纵向皱纹在成年后会更加明显。
不一定非要大喊大叫,才能识别他的消极情感特征。通过面部纵向皱纹的形态,就能轻松判断某人是否处于消极情感状态。即使这个人没有叫喊,但他内心的紧张也很容易识别。
尽管有些皱纹是持久性的,但是积极、正面的情感能抚平岁月留下的这些痕迹。情感隐藏或情感外露
某个人的情感是藏在内心深处还是对他人倾诉?我们也能从身体语言上轻而易举地看出来。
当一个人不愿传递内心情感,比如想要保持缄默时,如何才能感知他的这种情感呢?无论是用文字还是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都是一样的。他在有意无意间会“轻轻地低下头”,通过这个非常细微的动作,他向交谈对象表明自己不愿参与谈话的立场。当然,有时对方也很难辨识他的态度,因为他低下头时,眼睛仍然注视着对方。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比如一个年轻女性的情感是积极的,但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许只是不想在对方面前炫耀自己的幸福,她低下头,试图隐藏内心的情感。而另一个女性较为成熟,毫不掩饰地扬着头,她的情感和心态在对方面前展露无遗。
嘴巴张开或闭合,头部是低垂还是扬起,这些不是判断交谈者是否想要参与交流沟通的标准,但籍由这些细微动作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他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据2013-07-26
大众日报 )
《微动作心理学》 (法)菲利普·图塞著 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