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比5说明了什么2

(2013-06-18 21:17:52)
标签:

国足

分类: 体育记评
1比5说明了什么2
    北京时间6月18日,在国足1-5惨败给泰国队之后,《北京晚报》推出专题策划《1比5说明了什么》。继昨天批评国足1-5惨败得无道理、无斗志、无底线之后,在今日出版的《北京晚报》中,国足被批无余粮、无规划、无合力。中国在青少年人才的储备上已不如泰国,而无规划的国家队让国脚苦不堪言,此外足协、俱乐部、舆论等都没有劲往一处使。

    1比5说明了什么---- 

    四  无余粮 
 
    二十年前,国足可以轻易战胜日本;十年前,国足勉强还算亚洲一流;而在2013年6月15日,中国队在合肥1比5惨败泰国。在人家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前行的时候,我们却在不断后退。1比5,固然触目惊心,但是真正让人心惊的还是中国足球糟糕的后备力量。当卡马乔在中超赛场看了又看,挑了又挑之后,总还是在那些人中兜兜转转。当我们的国奥、国青和国少不断在亚洲赛场小组赛直接出局的时候,很多事情其实早已命中注定。
    史上最差让人麻木
    中国队已经连续缺席三届世预赛亚洲区十强赛,连续两届亚洲杯没能小组出线,最近一次主场作战的亚运会也无法小组出线。
    从1974年中国队被接纳参加正式的洲际比赛开始,至今已有40年。前30年中国队一直是亚洲足坛不可忽视的力量。从1976至2004年的8届亚洲杯,中国队7次打进决赛圈,每次都打进淘汰赛,其中1次打进8强,4次打进4强,2次打进决赛。然而在2007年和2011年的近两届亚洲杯上,中国队均只获得小组第3名而提前出局。从1978年到2006年的8届亚运会,中国队5次闯进8强,2次进入4强,1次进入决赛。从参加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以来,中国队分别在1982年、1990年、1998年、2002年4届世界杯的亚洲区预选赛上进入最后阶段(俗称十强赛),然而从2006至2014的3届世预赛上,中国队都止步第一阶段的小组赛,无缘十强赛。
    从这些成绩看,中国队成绩下滑趋势非常明显,以至于不需要太多语言去形容中国足球的现状。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后备力量也在亚洲全线溃败。
    最近一届U23国奥队,2011年没能进入奥预赛亚洲区12强赛,是近30年来成绩最差的一届国奥。最近一届U19国青队,在2012年的亚青赛上小组赛三场全败出局,也是最差的一届国青。最近一届U16国少队,在2012年的亚少赛上三场皆平出局,是最差的一届国少。这几个数字前后的逻辑关系,让中国足球短期内没有突出的球员可供选择。
    再看我们的中超赛场。虽然现在中超联赛打得风生水起,虽然现在恒大在亚洲也是数得上的强队。但是如果没有了那些拿得出手的外援,我们还剩下什么呢?2009赛季,射手榜前10位里有4名中国球员,分别是曲波、韩鹏、徐亮、姜宁;2010赛季,前10位里有3名中国球员,韩鹏、杨旭、陈志钊;2011赛季,只有2名中国球员,于汉超和郜林;2012赛季,只有王永珀一位国内球员排在并列第11位。这组从4到1递减的数据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孩子们不踢球了
    为什么我们的成绩从大差到小?为什么我们的本土前锋一个个消失?这些表象的问题背后的问题是,多年被荒芜的青少年培养。
    在来到中国大半年后,里皮团队中的青训专家马达洛尼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国足球搞青训的主观愿望是强烈的,但根本没有意大利或欧洲青少年足球的组织系统。没有像意大利的U15和U17那些级别的青少年联赛,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就像在意大利我们说的四线队、五线队联赛,在这里根本不存在。中国很多小孩的素质是不错的,从技术角度说是这样,但要成为优秀的职业球员,他们必须在竞技环境中获得成长。”
    和马达洛尼先生的话对应的是中国越来越少的青少年足球人才。根据中国足协球员注册信息系统显示,在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参加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在1996年至2000年间,降至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急剧下滑为18万人;目前的状况更令人触目惊心,数据库中只有3万多人。
    另一项数据是足球学校的数量,在经历了职业化初期短暂的辉煌之后,如今也大踏步地后退,从鼎盛时期的4300多所下滑到20多所。越来越少的人去踢球,自然也就让中国各级国字号球队的选材陷入困境。就拿去年的U17国少队来说,当时这支球队首期组建时,适龄的注册球员仅仅只有51人,以至于应该是1996年出生球员为主的球队,主力阵容中却有一半都是1997年出生的球员,球队被迫以小打大。
    基层教练你在哪里
    另外,除了踢球的人越来越少,优秀青少年教练的缺失也成为中国足球的一大难题。
    “好的球员就像是一盆青菜,你想要把它炒好,必须要有好的掌勺师傅,这个掌勺的就是教练,但是我们已经11年没有出过一个优秀青少年教练了。”中国足协负责青少年足球管理的唐峰说,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很多人不愿意当青少年教练,第二是目前在位的青少年教练根本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除了地位和收入都不高之外,唐峰还道出了深层次原因:“就算有人义无反顾地为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去带青少年,那他可能也看不到自己的成果。带了三四年后就必须把队伍交出去,然后再从头开始,哪个教练不希望自己教出来的球员成才?日本虽然同样也是这种情况,但是能够保证青少年足球教练的社会认同感和经济收入啊!我们现在是一个都没有,谁还会来做?”
    当没有人再愿意去为中国足球的基石去努力,青黄不接的中国足球能够呈现给我们的自然也只能够是现在这一番表现了。

  关于青少年足球的另类比拼 --  中国队VS泰国队
    比拼一 踢球人数
    近几年,中国青少年的足球水平每况愈下,从事足球的人也越来越少,泰国的足球人口有28万,中国则是65万。在2011年时,泰国的总人口数大概在6670万上下,28万注册球员相当于泰国总人口数的0.4%,而中国的总人口数超过13亿,就算是65万注册球员,也仅仅相当于中国总人口数的0.05%。两个数目一比,泰国的注册球员人数在总人口数中占的比例约是中国的8倍。不要忘了,65万里面,还包括了校园足球以及不少自由踢球者,如果说真正持有中国足协参赛证的人数,其实只有1万人左右。
    比拼二 青少年联赛
    在泰国,没有专业体校,所有运动的开展都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在泰国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校队,在学生达到入学年龄进入学校之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个人的技术水平进行选拔,同时按照入学年限将学生们安排进入校队,小学以两年为一个年龄阶段,中学以上则是一年一支队伍。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每年都会进行涵盖每一个年龄段的全国青年杯赛,在青年杯赛中夺冠的队伍将会作为该年龄段的国家队班底。而在中国,这部分可以直接忽略。
    比拼三 基础设施
    在泰国,足球场属于是学校的必备设施。每个学校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标准足球场,这些足球场都可以用来承办国际比赛。自2007年以来,泰国增加了40多个球场,几乎每个足球场都是按照国际比赛的标准进行设计。而在中国,足球场绝对是稀缺品。甚至连正经的足球基地,草场也少得可怜。
    比拼四 基层教练
    2007年,泰国政府一纸政令出台,号召所有退役职业球员进入学校担任足球教练,在收入方面政府会对其进行补贴。比如一个小学教练如果教出来的队伍成为该年龄段冠军,那么国家就会要求他对这支队伍一直负责下去,球员升学,教练也会随着队伍整体进入相应的中学甚至是大学。这给教练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同时也给了他们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而在中国,基层教练不仅没有稳定的工作,甚至没有稳定的收入。据此前U14国少队教练之一的王连元介绍,在国内的青少年教练中,中级职称的工资标准是1750元,加上各种补贴,最多也不过4000元左右。
 
    五  无规划  
 
    热身赛多,当然好。但是越多越好?非也。1比5的惨败,看似有偶然性,其实存在着必然性。9天3场比赛,在刚刚每周连轴转般打完中超联赛和亚冠联赛之后,这样的安排本来就值得推敲。想当初皇马中国行,里皮就是不同意让恒大接下这场获利颇丰的商业比赛,理由是没意义,在高水平教练眼中,胡子眉毛是不能一把抓的。要按节奏去备战和比赛,才是最科学的选择。事实上,因为缺乏整体规划,国足在很多地方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
    从0比8到3连败
    国足在热身赛中制造惨案这次绝非第一次,去年也曾经有过一次环球折腾热身赛。去年9月国足进行了一次为期11天的拉练,分别和瑞典以及巴西打了两场热身赛,11天中中国队经过了6个国家,跨越了3个大洲,飞行里程多达3万多公里。由于没直航班机,中国队不得先从北京飞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之后乘坐大巴前往瑞典赫尔辛堡。打完与瑞典队的热身赛,全队乘车返回哥本哈根,经苏黎世飞往葡萄牙里斯本,最后由里斯本直飞巴西累西腓,休整一天后踢完同巴西队的比赛,全队再从累西腓出发,途经巴西圣保罗,再飞德国法兰克福,之后转机返回北京。
    跨越南北两个半球,如此劳师远行只为打两场热身赛,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当时就曾被广泛提及。由于当时正值中超各队争夺2013年亚冠参赛名额和中超保级资格的关键时刻,所以最终只有18名队员成行,连主力框架都难以构建,更别说通过实战来达到练兵效果。第一场热身赛0比1输给瑞典后,连卡马乔都自嘲地说:“如果下一场与巴西队比赛时无人可用,我只好亲自上阵了。”结果,国足0比8惨败给了巴西队。
    如今热身赛惨案二度袭来。在此前密集的中超赛程和亚冠比赛面前,福特宝还是一口气为国足准备了3场热身赛。9天打3场热身赛已是超强度,但更离谱的是,出于票房考虑,国足3场比赛还安排在了天南海北3个地方打。于是,再度的飞来飞去,舟车劳顿,国脚们的体能时刻都处在一个临界点上。
    这从队员们在机场的表现就能看出来。打完乌兹别克斯坦,从呼和浩特去北京时,队员们在机场还有说有笑。即便飞机晚点五个小时,他们还能坚持。而打完荷兰,从北京飞合肥之前候机时,队员们就失去了活力,大家不是坐在那里玩手机,就是听音乐。过于疲劳让他们彼此之间交流不是很多,他们只想静静地坐着休息,很多队员上了飞机就睡觉。
    虽然体能不能成为国脚们最终在和泰国队比赛中站着踢的理由,但如此热身赛的安排显然值得推敲。如果比赛可以少安排一场,或者三场比赛中的两场安排在一个地方打,或集训时间再稍长一点,结果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忙着赶场商业活动
    “太无语了!参加活动比为了比赛治疗还重要!不知道都是怎么想的。”这是中荷大战前,恒大球员张琳芃在微博中的感慨。连轴转的赶场打热身赛,每到一处还得参加商业活动和公益活动,国脚们成了道具。显然在赞助商和成绩之间缺乏一个系统规划,也是国足晕头转向的原因之一。
    现在国足每次集训比赛,公益活动和商业活动都是必备项目。在呼和浩特和合肥还好,只简单参加了国足进校园的活动,而在北京中荷大战期间,国足居然一口气在两天内参加了三场商业活动。面对这种离谱的情形,卡马乔和国脚们都表示了不满。
    本来6月7日国足已在机场因为天气原因枯坐了近4个小时,全队不得不为此取消了训练。结果8日一大早,卡马乔就接到通知,有国脚要被借去参加赞助商的宣传片拍摄。没想到下午,全队又被安排赶往北京郊区参加一个赞助商的活动,卡马乔为此还不得不取消了训练。一天两个商业活动让卡马乔很不高兴,可到了6月9日,突然又冒出几个球员中午请假要去参加一家赞助商的活动,这惹怒了卡马乔,他拒放国脚外出,最终经多方协调,4名国脚才被放行。
    就这样三天的备战时间,两天都在忙着参加商业活动,国足的训练时间被严重挤压。同时动辄就是全队出动,一天是去北京郊区,队员们的体能肯定会受些影响。正是这个原因,此前一直受伤、希望得到静养和治疗的张琳芃才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了牢骚。
    赞助商固然重要,但是怎样在备战首先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让球队满足赞助商的要求,其实这不是一个很难的课题。但是在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的前提下,中国足协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
    沉寂的香河基地
    香河,中国足球训练基地,很久没见过国家队是什么样子了。因为从高洪波离任后,卡马乔再没有组织过飞行集训。每次集中都是直来直去,提前两天集中,然后打完比赛就解散。这样的节奏让球员之间的默契大打折扣。为什么总在大赛前才突击功课?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备战和训练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在中泰比赛后,泰国主帅塞那芒疑惑:“卡马乔在中国队执教多长时间了?我感觉中国队在场上的配合并不默契,比分落后时球员在场上的思想也不统一,一支集训了两年的球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
    就算是一个不太懂足球的人眼中,中泰之战中国足的默契度也让人疑惑,也正是这样的“配合”水平,才让泰国队的小快灵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显然国足的新人们对于该怎么打这场比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当然还是因为卡马乔自身的原因。事实上,卡马乔上任后,中国队至今仍未形成固定的战术体系。当初将卡马乔请来后,中国足协一度以为西班牙人会将短传渗透的西班牙足球风格授予国足,但殊不知卡马乔的战术理念和短传渗透背道而驰,他一向推崇积极拼抢的压迫打法,又因为中国球员自身能力的问题,这种战术无法切实地贯彻下去,最终造成了现在国足战术乱成一锅粥的结果。
    不过,缺乏足够的集训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就在卡马乔执教前,每届中国队都会有飞行集训。不是为了打比赛,只是为了强化队员们的战术意识。“每个俱乐部的打法都不尽相同,所以我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将我的队员们召集到一起,然后让他们记起我们要的战术是什么,这样才能确保这支球队的默契度。”前国足主帅哈恩曾经反复这样说过。
    没有一个规划,只是有了比赛再让球队集中,然后练上一两天就直接上场,打完比赛就地解散,直到下次比赛前再见。这样的节奏怎么能让球队形成一个稳定的战术打法,又怎么增加球员之间的默契呢?显然,如果有一个更好的规划,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备战节奏,那么这支球队也不会陷入新人一上场,然后就崩盘的结局。
 
    六  无合力  
 
    足球从来都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项目。在场上,它是由11个人组成的团队项目,在场下,也需要各方面形成统一的合力。中国男足1比5惨败给泰国青年军,固然有卡马乔执教上的问题,固然有球员们疑似出工不出力的缘由,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足球现在根本没有形成一股合力。我们真诚地相信,涉及中国足球的方方面面的人都希望中国足球健康、顺利、迅速地发展壮大,但现实情况却是,当中方团队无所事事,当俱乐部推三阻四,当足协只是袖手旁观、当媒体不断挤对卡马乔……各种力量显然都没有真正往一个地方使。所以,惨败,是迟早的事。
    足协形成合力了吗
    就在卡马乔率领国足大比分输给泰国队的当晚,中国足协技术部一名官员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两年前的那一纸荒诞合约,匪夷所思的换帅时机,为什么超越体育的力量可以明目张胆绑架中国足球?谁种下了热爱足球的中国人的切肤之痛?敢不敢问责?感谢队员们放弃比赛,这是在让中国国家队重生。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两年前不敢说,现在忍无可忍?”
    虽然,这名足协官员不久之后便在微博中将这段话删除,但是,删除微博并不能代表一种想法的抹去。中国足协和卡马乔之间存在矛盾是半公开化的事情,只是,为什么要等问题激化到如此程度,为什么中国足协一直没有努力化解矛盾,而只是观望?这种观望的最直接后果可能正是将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然后导致了国足今天的溃败。
    事实上,从卡马乔上任之后,中国足协扮演的角色就一直很有问题。首先,他们签订了一份很匪夷所思的合同,不仅忽略了税金问题,更没有给卡马乔制定任何成绩目标和限制,这就让卡马乔有了一个最佳的挡箭牌。其次,在卡马乔带队成绩太差并且还屡屡推卸责任的时候,足协的领导们并没有对其提出过多的质疑,只是组织了元老们偶尔听一听卡马乔的汇报而已,然后听之任之。
    不过,这些其实还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在卡马乔需要背水一战的时候,中国足协采取了一种非常暧昧的态度,以至于卡马乔最终和中国足协越走越远。这一幕的高潮发生在今年3月22日,中国队主场对阵伊拉克队的那场比赛中。当时,足协邀请了很多俱乐部的投资人坐上了看台,同时受邀的人里还有恒大主帅里皮——一位传言中将接替卡马乔的教练。这个举动肯定刺激到了卡马乔,虽然他事后并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但是,很明显,在那场比赛之后,每次有人问起恒大球员的事情,卡马乔的态度就会变得非常不耐烦:“请你们以后不要再问我关于广州的事情了,我不想再回答这样的问题。”
    中方团队形成合力了吗
    中国足协和卡马乔越走越远,不仅体现在领导层面,甚至国足的中方团队也是如此。
    这次国足集训,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流行词:对折。因为报名名单对折,结果导致刘健最终被漏报名。这样的事情,真有些让人啼笑皆非。只是,这并非是一个笑话,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正是国足中方团队和卡马乔工作的脱节,反映的正是中方团队在国足建设中的不用心。
    目前这支国家队有着一个非常庞大的中方团队,但是他们却很少能给予卡马乔更大的帮助,卡马乔团队和中方团队间更是形同陌路,两者之间无法形成合力,也直接造成了目前国足成绩不断下滑的局面。
    过去国足的历史上,中方教练组组长往往会在外教执教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米卢时期的沈祥福,哈恩时期的李树斌。但是在卡马乔执教国足后,国足虽然留任了高洪波时期的傅博和区楚良,但是两位中方教练基本上被卡马乔视为陪衬,两人基本上在训练中很难给卡马乔更多的建议,也最终让卡马乔无法掌控整个国足。目前傅博已经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放在U22国足上,在地方俱乐部有正式工作的区楚良,也很难将精力完全投入到国足的工作当中。
    除了两位助教,被现任国足领队曹景伟所推崇的复合型工作团队,更是已经逐渐成为整个国足团队中的“鸡肋”。在情报方面,卡马乔更信任自己几位助手所做的工作。至于球员们在联赛中的状态,卡马乔也只相信自己助手的报告内容。科研和医疗方面,卡马乔更是不信任中方团队,今年初同沙特队的亚洲杯预选赛开始前,卡马乔更是自掏腰包请来西班牙的理疗师。
    或许是因为卡马乔的这种不信任,整个中方团队也就放弃了继续努力。比如这次国足对阵泰国队之前,卡马乔就通过自己在欧洲的情报系统,为国脚们找来了泰国青年军的比赛录像。反观中方团队,则根本没有为国足的备战做类似的准备。
    俱乐部形成合力了吗
    就在中国队和泰国队比赛之前,由于联赛即将重新展开,有个别俱乐部已经出面和国脚们联系,并提醒这些国脚,“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尽管没有更多的话语,可是,球员并不是不清楚这话背后的潜台词。就在中超联赛这两年风生水起的时候,关于国足和俱乐部之间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谁又能做到两全呢?
    不可否认,2010年的反腐扫黑净化了中国足坛,各家俱乐部大撒金元,孔卡、巴里奥斯、凯塔、德罗巴、阿内尔卡、雅库布等世界级球星纷至沓来,里皮、埃里克森、安蒂奇等名帅已成中超联赛响亮的名片,连贝克汉姆都出任中超联赛大使,中超联赛越来越激烈、好看。在亚洲赛场上,中国的俱乐部球队也开始复苏,今年差点儿实现4支球队同时晋级亚冠淘汰赛的盛景。不过,即便最终只有国安和恒大杀进16强,但这实际上也已经刷新了历史,更何况恒大还连续两年杀进8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中超联赛在亚洲正名。
    只是,俱乐部繁荣了,心思也就多了。几乎每次国足集训,名单公布后,总有球员因为伤病不能向国足报到。而在国足西班牙集训期间,更是传出来球员“诈伤门”。一边是交出X光片表明自己有伤在身,一边却代表俱乐部队参加热身赛。如此做法,自然是加深了国足和俱乐部之间的矛盾。
    在卡马乔和俱乐部之间矛盾不断升级的时候,中国足协则再次采取了一种放任的态度。虽然中国足协一边坚持卡马乔征召的球员必须按时报到,但是一方面也对于俱乐部的各种炮轰听之任之。也正是这样的态度,让有些俱乐部变得更加有恃无恐,让卡马乔的积极性再次受挫,更让球员们觉得自己少出一点力也没关系。所以,俱乐部一句话,球员们就受到了影响。而卡马乔反复强调跑动,强调积极,却只是石沉大海。
    舆论形成合力了吗
    其实,在各方都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各自为战的同时,卡马乔和他的球队也一直处于一种比较不利的舆论环境之中。一个很明显的事例是,因为不断被逼问何时下课,不断被问及如何看待恒大球员,卡马乔最近在新闻发布会上变得越来越易怒。
    从呼和浩特到北京再到合肥,卡马乔在最近3场热身赛的赛前和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不断被记者问及究竟准备什么时候辞职。在合肥的赛前发布会上,主持人特地将问第一个问题的机会给了当地媒体的一位记者,但是,这位记者一上来的问题居然是,“请问卡马乔先生,你知不知道自己的前任高洪波在卸任之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正是在合肥奥体中心率领中国队击败了牙买加队?”
    当如此“尖锐”的问题抛向卡马乔,当关于下课和辞职的问题轮番轰炸般向卡马乔袭来,这个本来心眼就不大的西班牙人自然而然地被激怒了。“我会工作到最后1分钟。接下来的事情不取决于我,而取决于中国足协。就算我不当主帅了,你的希望也不大。”卡马乔曾经对一位问他何时辞职的记者这样说道。
    诚然,卡马乔确实带队成绩糟糕,确实没有带给中国男足更多积极的东西,但是不断地刺激他,并让他对所有人都产生敌视的情绪,也确实不利于国足的建设。因为没有谁会在天天被逼问准备什么时候放弃自己的工作的前提下,还能丝毫不受影响的继续努力工作?  (6月19日《北京晚报》李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