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景区门票

(2013-04-30 16:54:34)
标签:

旅游

分类: 户外游影

   国外见闻:名胜古迹少见要门票

     (作者:吴黎明  来源:大众日报) 欧洲六年,我到过20多个国家,发现收门票的比例很低。德国莱茵河谷美不胜收,捷克布拉格查理大桥游人如织,但当地人从未想设个关卡收个费。

  最近,凤凰古城坐地收门票成为社会热点,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欧洲的游历。

  每到一地,我喜欢先看看教堂。莱茵河畔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接待游客最多的景点,一年600多万人到访。若收门票,那将是个吓人的数字,但德国人从不动这个脑筋。无论是雄伟的亚琛大教堂,抑或是美轮美奂的巴黎圣母院,从没听说过要收门票。

  收费涉及到一个伦理问题。教堂是宗教场所,若要收费的话,欧洲肯定会舆论哗然。在欧洲人看来,许多景区是自然景观和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收费还涉及一个公益性原则问题。

  在欧洲工作生活六年里,我到过20多个国家,到访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数十处,但发现收门票的比例很低。荷兰的风车村风景如画,游客无需购票可以畅通无阻直达风车群底下玩个痛快;德国的波茨坦王宫、奥地利的美泉宫、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宫,若你只到美丽的后花园转转,是不收费的;德国莱茵河谷美不胜收,捷克布拉格查理大桥游人如织,但当地人从未想设个关卡收个费。

  与凤凰城具有可比性的是德国的一些小城,如吕贝克、魏玛等。这些小城都已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城堡、房屋、街道保持着中世纪的样子,也从不设卡收费。若是仿效凤凰城,这些小城完全可以把古老的城门或吊桥一围,就可以坐地收钱。但人家不。

  其实在欧洲,即使一些收费景点,其门票价格之低超乎国人的想象。一般是几个欧元,很少有超过20欧元的。大名鼎鼎的法国巴黎卢浮宫,门票也就10欧元左右。在法国,每到“遗产日”——每年9月第三个周六和周日,各地众多历史性建筑还都免费开放。

  不在门票上动脑筋,政府在大力做什么呢?他们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旅游品牌,设计旅游线路,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吸引游客。法国、德国都开发有各自的“葡萄酒之路”,欧洲各地不时有形形色色的节日。一年一度的科隆狂欢节吸引的外来游客人数超过本地居民,几年前开始力推“中国元素”吸引中国游客。

  旅游是综合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精明的欧洲人考虑得更长远,免费参观与低收费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让宾馆、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受益。

  拿慕尼黑啤酒节来说,每年此时能吸引600多万人次的游客,为当地创收约11亿欧元。算下来,平均每个游客花费近200欧元。想想看,若是每个游客收门票20欧元试试,估计马上歇菜!

 

      景区扫描:没诚意的“降”

     发改委要求景区门票优惠,但不少地方降得有名无实,甚至先涨后降

  “五一”临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对国内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1200余家景区门票实行优惠。但是,在具体票价优惠办法中,不少景区却玩起了“猫腻”,要么把优惠期推迟,避开“五一”假日;要么先涨后折,票价几乎未动。这种缺乏诚意的所谓降价行为,实质是把降价当噱头赚吆喝,愚弄和欺骗公众。

  在凤凰古城收费、不少景区逢节必涨饱受诟病的背景下,景区降价令人期待,可仔细一看,失望随之而来。降价景区中绝大多数是不知名的3A级及以下景区,其中一些新推出的景点,让人怀疑是借机推销做广告。还有的景区降价“有名无实”,要么避开人们出游高峰的“五一”假期;如黄山、峨眉山等景区的优惠时间皆为5月2日以后;要么先大涨后小降,降价后甚至比涨价前还高。  (据新华社)

http://paper.dzwww.com/dzrb/IMAGE/20130429/03/03_03_006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