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度全国百强区榜单

(2012-12-25 19:45:57)
标签:

百强区

财经

分类: 时政资讯

2012年度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全国百强区)榜单 

    2012年9月底,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东北亚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九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首度推出了“2012年度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全国百强区)名单。
  据了解,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东北亚开发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建的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构建体现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前,已连续七年对全国中小城市进行科学发展评价研究,并定期发布“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的测评结果。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东北亚开发研究院城市所所长杨中川指出:“在以往开展的"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测评中,课题组把县(含县级市)和市辖区划归一个范围,一并进行考评。但经过几年的探索,考虑到许多市辖区既相对独立发展,具备中小城市的特征,同时在行政权限、功能定位和工作重心等方面又有别于县和县级市,因此,为了使评价更具科学性,更具可比性,更加公平公正,课题组决定从2012年起,建立市辖区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县市和市辖区分开进行评价,特别打造出"2012年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测评结果。”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市辖区857个,均属于县级行政区划。这些市辖区中,199个区是完全城市化的“纯城区”(即区内没有乡镇,只有街道区划),其他658个市辖区均为含乡镇的区。课题组采用是否包含乡镇作为判断标准,即仅对包含乡镇的市辖区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已经成为完全城市化、没有乡镇只有街道区划的区不列入本次评选,这也是为什么在该表上看不到广州天河区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市辖区的原因。同时,考虑到直辖市的特殊性,将直辖市含乡镇的48个市辖区也剔除在评价之外。据此,本年度只对611个含乡镇的市辖区进行了测评。
  在“201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分获前三甲。前10强中,广东占了4席,浙江、江苏分别占3席。百强区分布于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安徽、内蒙、四川、辽宁、河北等14个省份。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占据64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10、12和2席;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位居全国第一名和东部地区第一名,湖南长沙市天心区位居中部地区第一名,内蒙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位居西部地区第一名,辽宁营口市老边区位居东北地区第一名。
  截至2011年底,611个含乡镇的市辖区行政区域面积5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174.6万人,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万亿元。也就是说,这611个市辖区以5.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20.3%的人口,创造了26.3%的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611个市辖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5524.5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326.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091.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3%。

http://img.703804.com/forum/201210/31/1216239qiqxh4hzq94xdai.jpg

    根据课题组的说明,本次评比在评选数据上,全部采集自各省、市、区统计年鉴、市辖区2011年统计公报。本次评选并不仅以GDP这一项指标来排定“综合实力百强”,而是选择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方面的5个指标进行评价,包括:人均GDP、地方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依据上述指标,课题组计算了611个市辖区的综合得分,排名前100位的市辖区见下表:

2012年度全国百强区榜单

    注:①本评价对象限定为包含乡镇、相对独立发展的市19:32 2012-12-25辖区,全国共计611个; ②本评价未包含四大直辖市下辖区; ③本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全部来源于各省区统计年鉴、各区的2011年统计公报。

(据中国网等综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