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鲁能3--不该曲折的保级路
(2012-10-30 06:30:50)
标签:
ln体育 |
分类: 体育记评 |
关注鲁能3--不该曲折的保级路
2011赛季,接连更换三位主帅、亚冠和联赛双线兵败,相比冰冷的战绩,更令球迷愤慨的是精神面貌的变化。一贯以华丽著称的鲁能足球,变得拖泥带水、老态龙钟,与恒大、舜天等新生力量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了不再做球迷口中的“步行者”,为了追求速度与激情,鲁能俱乐部高层决心在新赛季掀起了一股猛烈的改革风暴,借此重振雄风。要知道,不同于恒大的发展路线只要许家印拍板即可,在国企为背景的鲁能,事事需要通过董事会决议,何况像改革这样关系俱乐部未来命运的要点,可谓是慎之又慎。
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头顶着巴萨、切尔西助教“光环”的滕卡特成为鲁能的首选,这足以体现鲁能的谨慎态度,毕竟在西班牙,滕卡特是选材的好手。
滕卡特上任后,鲁能高层都毫不犹豫地对这位身背历史使命的大牌教练伸出了大拇指。“履历表明,他是年轻球员的伯乐,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既然球队决心改革,当然要保证主教练善于挖掘人才。”正是基于这种信任,当昔日的中超霸主迎来中超最差开局后(9场联赛积9分),鲁能领队赵民私下与记者聊天时,依然对荷兰人带来的变化夸夸其谈,“别看球队现在成绩不好,这只是个过渡期,但从场面来看,我们是中超赛场踢得最漂亮、最激情的球队,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作为中超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球队,鲁能充满了豪门气质和底蕴,当遭遇了一个寒冷的2011赛季,鲁能球迷自然希望自家球队能力压诸强,重回联赛霸主地位。
滕卡特没有食言,年轻球员这笔财富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刘彬彬、吴兴涵、刘洋、耿晓峰和马兴煜,一帮鲜为人知的小将成为鲁能冲击冠军的脊柱,在速度和激情的背景下,泰山队重启攻势足球理念,仿佛一切都在按照鲁能俱乐部的发展目标和滕卡特的步伐前进。
无球可踢,老队员的抱怨开始多了起来,甚至一些战功卓著的老兵都滋生了转会的想法;战绩不佳,向来被誉为冠军最有力争夺者的鲁能逐渐沦为保级球队,鲁能高层的信心开始松动,大呼“青春风暴”过瘾的球迷也变得紧张起来。
不难想象,内外交困致使泰山队大伤元气。针对年轻人快速上位,有队员就曾表示,“以前打比赛,别的队都敬着,现在一碰面,人家恨不能一口把咱吃掉,这就是一种心态的转变,年轻球员太多,气势上首先就被人家压住了。”
心比天高的滕卡特终因战绩不佳“被下课”,当初喊出的冠军豪言也随之成为了空谈,常言道“成王败寇”,滕卡特的确给鲁能带来了职业足球,但他距离成功,却差了不止一丁半点。
在所有对手眼中,鲁能是最有实力与恒大抗衡的队伍,这一点不仅从每一场联赛结束后,对方主帅和队员的采访中可以验证,甚至记者与各地媒体同行交流时,他们都会反复发问,“鲁能怎么了,这套班子能沦为保级队,能把鲁能带到这步田地,绝对不是一般人。”
近年来,鲁能一直遵循稳定、务实的发展轨迹前 行,虽然途中 避免 不了“意外”,但始终没有太越格。如今,一股“青春风暴”却将整支球队吹的支离破碎。
拒绝过度,一味的拔苗助长,滕卡特的“疯狂”虽然取悦了观众,却让鲁能伤筋动骨。23场比赛换了22套首发阵容,23轮联赛只取得6胜8平9负的战绩,仅领先降级区2分,这难道就是鲁能追求的改革?“没想到会是这种结局,当初决心改革,俱乐部上下都做了困难的准备,从险些降级的代价来看,还是太过乐观了,对困难估计不足。”保级成功后,一位鲁能负责人仔细分析道。
在采访时,不少鲁能的小队员都曾对滕卡特做出这样的评价。要知道,滕卡特在任期间,不仅对一线队尽心尽力,对预备队的管理也是细致入微。
国际足联教练排名前十,滕卡特的名气可想而知,为何在中超、在鲁能的执教生涯却半途而废?“作为中超传统强队,鲁能的结构非常合理,无论从年龄段和球员能力来看,都是联赛基础最好的,以往的战绩就说明了这点。”有不少业内人士曾对滕卡特的失败进行了剖析,他们普遍认为,滕卡特的理念过于欧式化,因此断了鲁能的根,“滕卡特的战术没有问题,但缺乏与队员之间的信任,任何一支球队都需要有精神支柱,他的改造过于疯狂,让队伍失去了凝聚力,一旦人心散了,也就谈不上什么战术了。”
从战绩来看,滕卡特的失败毋庸置疑,但从场面上看,他却博得了部分鲁能球迷的“芳心”。因此,对于滕卡特的离开,不少人十分遗憾,在他们看来,放弃滕卡特就等于放弃了未来,甚至有“激进派”表示“宁可鲁能降级,也不希望看到苟延残喘。”
滕卡特的到来,标志着鲁能的目光开始向西欧转移,因为那里有当今世界足坛最具影响力的五大联赛,和最顶级的世界球星,如今,滕卡特以失败者的身份打道回府,鲁能是否会就此重回老路?鲁能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会因为一次失败放弃所有的努力,我们必须承认,西欧教练的理念更适合球队的发展方向,虽然滕卡特带队的成绩不理想,但却给我们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毕竟,相比滕卡特过激的举动,吴金贵所扮演的“救火”队员,则显得过于中庸了。面对的决定生死的保级战役,吴金贵并未体现出殊死一搏的魄力,近5轮4平1负,鲁能以一种看似最稳妥,却最毫无生气的方式“登岸”,这样的成功保级实在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价值,相反很容易让人失去希望。
因此,吴金贵虽然成功率队保级,但新赛季他的职务依然是技术总监,鲁能俱乐部选择高水平外教的方针不会改变,目前,鲁能方面已经通过经纪人开始寻找新的目标,甚至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记者了解到,除了来自西欧,还有着丰富的带队经验和出众的战绩。
因此,外教的职责首先是审视球队的战术素养,再高水平的教练,所执教的球队如果战术素养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言传身教起来固然有太大的难度,就连当年图巴执教鲁能,一个冬歇期的时间,公认的糙哥学会了打地面,这说明泰山队并非技术差,而是没有一位合适的战术大师进行调教。再拿滕卡特来说,只求一味的提速,却忽略了如何赢球,这也揭示出荷兰人并没有将鲁能体系带向成熟。
对此,队员们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以服从主教练的命令为天职,但毕竟东西方文化上有差异,每次换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相互的了解,这就需要外教更细致的讲解,如果沟通不力,就容易浪费训练成果。对队员来说,外教能不能支配球队,还是需要他拿出真东西,让我们信服才行,就像这个赛季,踢得磕磕绊绊,踢完一场没有下一场,换谁也没有动力了。”
成败清晰可见,同样是踢得漂亮,前者能帮助球队取得胜利,后者则让球队逐渐沦陷。作为外教,在灌输战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球队增加自信,而这种自信更多的取决于战绩。
相比恒大将钱花在刀刃上,鲁能在引援问题上总是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达成所愿,一年下来,前后引援多达6、7名,但能用的最多不超过两个,就拿本赛季来说,二次转会弃用法比亚诺和奥比纳,引入奥迪奥萨和皮斯库里奇,加上杜威,这些无异于是额外开支,与其赛季中期折腾,倒不如一步到位。
就拿射手榜来说,前9位全部由外援占据,而鲁能唯一上榜的却是被搁置了近半个赛季的王永珀,而马塞纳虽然在鲁能有着极高的出场率,也只不过攻入9球位列第13位。
矫喆被租借,刘金东、韩鹏打替补,如今的鲁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支靠子弟兵打天下的球队,无论你来自何方,入队时间多长,都可以佩戴队长袖标上阵,而这也是导致鲁能本赛季战绩不景气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项由11个人组成的运动,凝聚力意味着将全部能力集中到一点,一触即发,一击致命。但眼前这支泰山队,一路走来却是摇摇晃晃,危急时刻,总是缺少那个具有号召力的精神领袖。
作为鲁能高层中的老臣,韩公政细细品尝了每一次成功的甘甜,也痛苦的咽下了每一次失败的辛酸。只是,相比以往的痛苦经历,2012还是让他有些不知所措,“还是对困难估计不足,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教训,虽然成绩不理想,但队员们都努力了,接下来还有一场收官战,我们会争取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这个并不愉快的赛季,为来年积攒能力。”
在韩公政看来,保级的苦果不是一方面原因所造成的,虽然选择滕卡特并不成功,但他还是对荷兰人的功绩表示了肯定,“滕卡特让我们接触到了欧洲足球最先进的理念,虽然这次改革以失败告终,但这不会影响鲁能走向职业的决心,当然,通过这次教训,今后的道路上,我们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只要有一颗冠军的心,鲁能还会重塑辉煌。”韩公政表示。
如果说这个赛季对鲁能泰山而言是一个损失惨重的赛季,是一个创造了历史最低纪录的赛季,是一个彻底撕碎一切华丽堂皇外衣的赛季。讶异、悲伤和荒诞的经历让人无法言语,但当风暴平息,最困难的一段成为过去,当天际在乌云撤退之后露出黎青,我们会在满目的创痛之中感受到了沉重。这也是一种收获,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收获,代价虽惨痛,但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次经历能比2012年这个赛季给鲁能泰山带来的洗礼。曾经“末世”的传说,如今体现在这支中超和先前甲A的传统豪门身上,让人在惊魂未定之际,暗暗叹息命运多舛。
之所以用天气来形容发生在这支球队上的一切,皆因它的阴晴不定,因它的难以捉摸、无法洞悉。我们既不能说这是一个彻底失利的赛季,又不能说——在这个赛季中,鲁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究其原因时,只能发现,诸多因素反复叠加起来,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史上最尴尬的局面出现。
在分析具体的因素之前,我们必须将鲁能泰山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之下,你才会看到这支队伍的确面临了一个颠覆的时代。在这个赛季里面,传统强队面对新贵们一波更强烈的冲击,步履维艰。你可能难一下子理解诸多的新军在过去的两年里迸发出如此强烈的进取欲望,似乎在彰显自身某种追逐和意图。但可以看出,各俱乐部在积极地参与到中国足球在谷底时刻的一次大的洗牌,对于许多后来者和沉默多年的俱乐部而言,机会也许真的来了。而传统豪门此时必须直面来自前方和后背的一次次冲击,旧的秩序被打破,或是失去了传统的力量。
滕卡特就是伴随鲁能泰山面临中超格局之变时的举动而来。这位被誉为梅西启蒙恩师的荷兰教头或许在踏上中国土地之前就应意识到此行的高度不确定性,但他还是义无返顾地来了,并且带着他攻势足球的理念。任何的变革都是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尽管鲁能这次选择西欧教练,是一次积极主动的变革,但现实的鸿沟没那么容易就跨越的。滕卡特所掀起的青春风暴,在短时间内使鲁能走上一条山花烂漫的道路,但随即不久就发现:在滕卡特大量使用的年轻球员之中,尚未出现梅西一类的球员。反而在进入联赛的中腹之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以及滕卡特与球员关系的分崩离析,使得这支球队更像脱轨的列车,加速向荒野驶去。
在滕卡特所代表的一段时间中,鲁能事实上表现出超强的发展愿望。但事与愿违,一个滕卡特并不能带来什么,甚至他的偏执会成为这个球队的最大短板。事后我们再去回顾这段历史时,也许会觉得,让滕卡特作为鲁能青年队主教练,给他5到8年的时间,从少年队带到一线球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他带来的东西,要远比里皮给恒大的东西多。但滕卡特最终还是在事先就已注定的不确定因素中草草收场了,尽管有球迷依旧在鲁能“保级”时刻还认为他留在鲁能的话,后面比赛或会出现大的起色。我们的逻辑,一贯喜欢在假设中延续。
滕卡特并不能完成鲁能俱乐部交给的任务,吴金贵呢?这位本土教练在这幕大戏的末尾上演救火队员角色。这样的时段里,吴金贵凭借的只有对中超的了解,凭借俱乐部后来对“保守疗法”的信奉。事实上,我倒是愿意承认,在吴金贵执教的这段时间内,鲁能重新找到了平衡感,让每个队员感受到认可的信号。不过,吴金贵出山挽救鲁能,就像用“中国好声音”将跑调的意大利歌剧拉回正轨。吴金贵和他的鲁能弟子们第一次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现实,这甚至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力。
事实上,总结吴金贵的这段时间是很少有意义的,他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也没有更多的延续性。用不了多久,一个新的西欧教练就会光临鲁能泰山,从吴金贵的手里夺过教鞭。这,就是他的使命,很快就成为被想不起来的一段光阴。当杜威将球打进申鑫大门,其实吴金贵的工作到了尾声。一切都是全新的了。鲁能在这段时间内的收获,是面对“保级”时的那种真实、严峻与冷酷,作为昔日足坛霸主,你也都很难轻松与保级对手的争夺。因此,我们也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经验性收获。(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