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拾翠羽(一)

标签:
我舞影零乱我歌月徘徊汉皋解佩月下独酌健康 |
分类: 蝴蝶 |
第一章
考试的前一天收到一条陌生的手机短信,只有一个字儿“青”。这是我名儿里的单字,而号码及归宿地皆在熟悉认知之外。当时疑惑诧异,好奇不已。回拨这个号码直有探险的感觉。
“请问你是谁呀”
“我是印”
“呀,你是印老师呀”探险探到的险处居然是桃源,眼前豁然开朗,两岸阳光明媚,真是意外。“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儿滴?”不由笑意盈盈。
“这很简单啊,每一个学员的座位前都贴有姓名的”
“那,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的?”这感觉真是奇妙,《桃花源记》里武陵人初入桃源,也是这般一会儿疑惑一会儿喜悦。
“这个也很简单,暂时不告诉你”笑。
学校从远处请来上课的印老师是青儿平素工作生活圈子以外的鱼儿,彼此在不同的水域游弋。因了这条短信,印老师不再只是学校的道具,而是惊鸿一瞥,投影在这一年初夏的光阴里。
印喜欢长发的女孩儿,因为初中时一个长发的女同学的发梢在不经意间轻触了下他的面颊。长发的柔软是一个颜色声音气味的美好情怀,情窦初开的朦胧是生命里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因为我的长发才发短信给我?”
“不是,我没这样浅薄。你有一种很特别的味道”
这很特别的味道具体指的是什么呢,青儿好奇心又起。伊说了半天不知其所以然。怎么说都是不对,其实,要不说才是好。这情境奇妙地合了那句词的意境: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很喜欢印在西藏拍的那组照片,高原的阳光明亮灿烂得帅气无比。这和青儿的格调有跌宕的落差,因为即便是上古诗经里的阳光也没有这样明艳。而落差是一种奇异的美,安静的汹涌澎湃,使人忍不住心动眩惑。
“不要叫我老师”“那叫你什么?”无语,嘻嘻。
“以后有机会可一起旅游”印在QQ上打字。“不,我旅游向来喜欢独行”“是明确的拒绝吗”“不,我只是在告诉你我的习惯哦”
“感觉你高高在上,冷冷的感觉,以后叫你冷冷”
。。。。。。。。。
许多年来,青儿总是习惯听同一首曲儿,心很轻灵,缠绵着熟悉的忧伤。夜的潮水淼淼,孤独盛开得花般灿烂,如生如死。而邂逅是另外的乐章,琵琶弹奏的十面埋伏,心情在鼓上跳跃,每一个鼓点都踩在节奏之外。
千年前的汉皋解佩也是如此这般。春日江边了无心思的游弋,不想偶遇心仪女子。阳光的金色因了江水的浩荡而浩浩然明媚,女子解下随身佩戴的玉佩相赠。心动的刹那,宛若晨露的第一次微颤,就连花儿也不知晓,只是周遭江风江水悠悠然和时间同流淌。然,美好也是恍惚,离别后女子踪迹渺渺,就连怀中玉佩,也杳然不见。邂逅,本就是旋律的意外,所有的音符都灵动得不可预知,炫目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短暂得眨眼即逝。
而人生的际遇又何尝不是一场场邂逅。拉琴,跳舞,溜冰,喝茶的柔软时光,连同衣柜里长长短短的裙,都是一段段逝去的时间。可时间承载不了如莲的心事,咋晴咋雨间,初夏的光影斑驳流离得仿佛有哗哗的声音,恍惚间,光阴按捺不住地去了。
第二章
我在任何一个论坛都能遇到叫我歌月徘徊的人,因为我喜欢叫做我舞影零乱,每上一个论坛,肯定注册这个名儿,除非我舞影零乱已经被别人注册,不能再注册。在系统内部论坛胡闹疯玩那一阵子,我就是我舞影零乱。既有我舞影零乱,必有我歌月徘徊。那会儿,顺手涂鸦的诗歌文章都是一夜风暖盛开的花儿,每天游玩归去,不免花影满襟袖,花香绕指柔。我歌月徘徊是陌上众人同游,亦是朝花夕拾的玩伴。无心的念想即是圆满,李白的那首“月下独酌”里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句子,事后想想可真是情意清嘉,天地无尘。网事若世事,人情世故虽透明若空气,却无处不在。遗憾的是,我的心思总是流连在雁荡山颠,徘徊于自己心灵的露台,那是一个人情世故的真空,心自由无拘了,身遭就未免风雨琳琅。网络的时光总是动静不定,几番骤雨狂风,陌上风景大异,偶然的一个转身,心情刹那间沉淀。离开那个论坛很久以后,只有他光明其大地发帖邀请我回去。
其实从来没有明白过他的心思,因为他是一个心思玲珑的人。还记得去禹门沙滩看见莫友芝的一幅字,当时只觉得好,笔墨间意思不尽,心里满满的喜悦感动,但也说不出什么来。好久以后,才慢慢悟得那些个字里乾坤有阳光的明艳在里头,所以历劫不坏,墨色如新。
文字的知心类似于灵犀,但比灵犀更深远绵长。夜深安静时在电脑上码字如同“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在灯下织布,指尖敲打键盘,唧唧复唧唧,心性和性情一同被编织了进去,这样的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还有翻看旧时写的文儿,就仿佛翻看旧照片,一张张笑靥嫣然,背景是低诉的大提琴,只是时光已然流逝。《明月别枝惊鹊》写的便是我歌月徘徊,取辛词里清风半夜鸣蝉意境,当时写了,很久后才明白蝉鸣幽深的空旷寂寥,而彼时已然物是人非,不落惆怅。《出其东门》并非刻意之作,那年那月那时偶读诗经,读到这一句“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云”,不觉心里如歌如泣,立时就要写了下来,否则难以自抑。我向来自视清高,从不认为世间会有人明白自己,只把码字作知己。当时他是明白我的,在我的文字里明白,只是,我只看得见自己的文字,看不到他的明白。
其实,我们本是同类,灵魂上的桀骜何其相似。可我坚持心灵的孤独清冷,一个人观心时总也不知照花前后镜,花面会相辉映。
初见即知心,却因为太知心而相互不明白,所以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王家卫在影片《一代宗师》里轻点笔墨就把叶问和宫二几十年道不清说不明的情愫刻画得入骨入髓,欲说还休,罢罢罢。
弘一大师出家之时,心底何等的万籁俱寂,一个游戏风尘的荡子在律宗的萧杀里也能自在游弋。绘画音乐皆有佛心,而颜色声貌都蕴藉在世俗平常的起居里。顿悟,如同打通任督二脉,心性游走于天地,再也不受约束,而方圆规矩不再是对立的约束,而是棱角分明的亲近,和心性的不羁融洽得浑然忘我。
光阴总是往返,再见时,只是一句“你知道我们多久没见了?”相互笑意盈盈,无需多言。哎,君未变,而我依然长发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