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郁亮的万科维稳时代

(2011-08-24 04:16:30)
标签:

杂谈

郁亮的万科维稳时代

    最近有些关于万科的消息:在万科持续的人事动荡之后,万科董秘谭华杰可能要走;去年某连续质疑万科的媒体和万科开展全面业务合作。一哥们说,现在郁亮很强势,我们现如今发稿,万科都要审查。

    我不禁纳闷,千亿之后的万科,真的要进入维稳时代?

    在万科半年报发布后,我在第二天写了一篇网文,讨论万科发生的变化。居然有业内资深人士莫名其妙跟我讨论万科的收入确认原则,简单一点就是预售款,万科能不能随便花?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更有高高手说我错了。我想,是不是我屁股坐偏了,或我真的错了(见附件1)。

    此后,我向万科求证,证券事务代表告诉我,将会通过宣传部门跟我交流探讨。而宣宣在收阅我的信件后,至少两周有余,没有回复(见附件2)。

    我特别生气万科的傲慢,收到我的邮件后,根本不予理睬,跟之前跟我在电话里的说法完全两样。我于是相信朋友所言,“万科进入维稳时代”,因为维稳和拒绝对话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王石时代的万科,走的是“傍大款,玩资本”的路数,郁亮接棒后,难道仅仅就是一个“维稳”吗?那跟城管有何区别?我很为郁亮着急!

 

 

附件1:

现将观点发布,敬请同行指正。

收入确认原则。预售款在资产负债表中是负债,虽然钱到账了,因为没有交房,仍然挂在负债一栏。万科财报也是确认这一点的。前几年一直有种观点,预售款就是现钱到账了,可以算作收入实现,因此很多伪专家在计算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就把预售款从负债一栏中除去。这一点,从会计法角度讲,是错误的。在实务操务中,目前还没有上市房地产公司公开这么操作过。更何况标杆企业万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传闻中预售款专项监管开始真正实施,目前还没有正式官方文件要取消。按照会计法和国家法规,只能专款专用,不可能拿预售款作为财务杠杆去买地或它用。如果有上市公司这么做,请告之。预售款银行监管,只是防止烂尾楼,本来就该这么做,只不过在市场变化和政府宏观调控下,用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确而已。小李说,讨论地产企业的周转,最好是销售额,因为销售就完成了一次资金的周转,什么时候确认那是另外一回事。我的疑问是,销售额具体是指什么?在财务报表中还没有这个词,最贴近的是合同销售额一词。如果按小李的意思就是:小李去买万科的房子,钱交完了,假如项目烂尾,小李买房子的钱,万科也不用还了。因为小李说,已经完成了一次资金周转。会计实行谨慎原则。小李对万科很放心,但不是所有买房人都放心。小李还说,“这也是万科最近弄全装修的原因,因为销售就完成周转,但按照傅硕那个算法,营收的周转还慢了。”是的,我认为营收的周转是慢了。比如说,小李家买的精装修房,虽然钱交了,但没装修完,就不可能提前交钥匙,不交钥匙,预售款就不能变成营业收入。假如小李对精装修不满意,要求退房,那怎么办呢?房款应该从哪个会计科目中提取呢?在实务操作中,房子你没有给我按合同约定整满意了,要么赔偿,要么退房,如果要退房的话,这钱就要从预售款中出。如果业主交完钱,就算销售完了,就算完成周转,就算完成交易,小李难道要认栽吗?不然的话,你说这退房款应该算在哪个会计科目里。

至于小李说,“因为不扣去预收的影响 谈负债率有何意义。”我相信,打死郁亮,他都不敢说这话。前几年私下里小企业是这么干的,桌面上还一直没有人敢公开这么说,至于上市公司,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财报敢这么写。如果有,请让我开开眼。

 

附件2:

我当时给万科的问题是:

万科公司:

您好!

2011年中报发布以后,想提问的问题如下:

2011年上半年,万科资产负债率78%,资产周转率下降到8%。这是万科自2002年起,维持8年的70%红线后,继在2010年底突破后,在2011年继续大幅上升。而资产周转率下降到近10年来最低点。万科开发的速度10年来下降了50%以上。而万科一直是高周转的公司,销售周转率居前。但是通过公式:roe=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1-资产负债率),可以发现,万科负债率上升抵消了周转率下降的影响。请问是否同意上述观点?

如果放弃高周转,维持原有的业务规模,就需要更多的土地储备,就需要更多资金,这会不会增加成本?2010年万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22.37亿元,远小于2009年的92.53亿元,2011年上半年仅为38.25亿元。

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