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职业球员,都把进军NBA当成终极目标。不可否认进军NBA的确是对球员职业生涯的最大肯定,但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挤这条独木桥。当阿联在NBA有点穷途末路,当郭艾伦带着新生代的希望大有进军欧洲之势时,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欧洲,不失为中国球员下一个追逐梦想和提升自我的战场。每年夏天总能传出中国球员与某支欧洲俱乐部意乱情迷的绯闻,当机会再次摆在眼前,我们真的不应该一次次让它从指缝中溜走。
欧洲球队重整体,很多时候,他们技战术水平甚至不输NBA,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球星返回欧罗巴大陆效力,让这里的篮球水平与日俱增。平心而论,阿联在NBA就算能谋取一份新合同,也很能保证自己的上场时间,但以他的实力,在欧洲球队占据主要轮换不是问题。欧洲的禁区少了像NBA那样身体素质出众,在篮筐上作业的黑人大个,其实更加适合阿联这样的技术型内线。
至于年轻的郭艾伦,虽然NBA是他的终极目标,但以他现在的实力硬要在NBA闯荡难免不会重复孙悦当年的命运,如果能在欧洲球队磨练几年,用他的速度和冲击力闯出一片天地,不愁未来没有NBA球队抛来橄榄枝。如果继续在CBA蹉跎,那他的上限也无非如胡雪峰般,过几年就很可能泯然众人矣。再加上中国篮球从来没出过顶级的世界级控卫,郭艾伦如果能习得欧洲控卫的精髓,中国篮球将大有裨益。
近几年因为欧冠联赛和欧锦赛的影响力,让欧洲篮球在球迷脑海中不再空白。但很多时候球员或者经纪人拒绝欧洲球队,无非还是觉得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有降低自己身份的顾虑。但相比于在CBA球队蹉跎岁月,享受一时的至高待遇却无法提升自身水平,欧洲赛场绝对是能让一个球员,特别是国际球员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世界篮球早已不是美国篮球唯我独尊的年代。相比于高不可攀的梦之队,欧洲球队更加值得我们效法和借鉴。
进一步讲,伦敦奥运的惨败更应该让我们意识到,想要在国际赛场上有所作为,除了死盯着非洲兄弟不妨之外,欧洲球队也是我们必须逾越的对手,04年的塞黑,08年的德国,我们正是踏着他们的尸体才进军八强。如果我们有球员在欧洲效力,不仅能学习当地球队的打法,更可以让他们带回其他国家选手的一线信息。就像姚明在解说席上对每个曾经在NBA和他交过手的梦之队球员都了如指掌一样,把中国球员送往欧洲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由此可见,这不仅是对球员个人能力的锻炼,对整个中国篮球的发展也很有帮助。当年王治郅在NBA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而后姚明站稳了脚跟。现在,当中国球员在NBA遭遇寒冬期的时候,我们期待有球员能重演当年三大中锋开天辟地的一幕,在欧洲这块我们从未开垦的“处女地”开辟新的战场。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欧洲赛场无人关注问题,我想任何一个能在这里打出身价的球员都不用担心,只要有实力就有市场,有表现就有观众。国内大部分篮球迷早就知晓欧洲篮球的魅力所在,只是缺少一个引燃点。如果能有中国球员加盟某支球队并打出上佳的表现,不愁观众和和商家不买单,球员终归还是需要用实力说话,上场比赛则是第一前提。与其痴想NBA,倒不如在欧洲这块之前无人问津的赛场打出身价。
只要有第一个人“吃螃蟹”,就会有第二个人紧随其后。中国篮球未来几年很难再培养出像姚明这样的罕见之才能在NBA大杀四方,所以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如果有一批能在欧洲站稳脚跟的球员,也不失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