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伦敦奥运会100天体育 |
分类: 体育评论 |
100天,说短也不短,对于一个婴孩而言,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重要纪念日,预示他以后的路还长着。但对于伦敦奥运会组委会而言,这个日子仿佛就是悬在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他们“时日无多”。该做,该查,该收的都要完工了。北京的成功既是伦敦可以学习的榜样,也无形间给他们施压了不小的压力,全世界都在热盼伦敦能举办出什么样的一届奥运会,来兑现他们承诺的史上最佳。
冲刺环节,最受人关注的还是安全问题,历届奥运会都把安保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尤其是伦敦这个昔日安全事件频发的“重灾区”,更是会让到时候云集在此的观众和运动员们忐忑不安。伦敦奥组委不可谓不尽心,本届奥运会的安保支出已经翻倍,而且目前伦敦奥组委需要的安保人员是原先预计的两倍。有时候,太在乎一件事反而有搞砸的可能,在安保方面花费太多的精力,患得患失反而有耽误其他工程的进度之虞,这恐怕也是伦敦奥组委一直受人诟病的地方所在。
自伦敦奥组委成立以来,不安和争议就始终伴随着他们。一方面,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与英国社会混乱的“小环境”令奥运会的筹备与举办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另一方面,伦敦奥运会主办方在奥运筹备期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制造出种种“雷人”事件,令其屡屡成为被质疑与声讨的对象。但是更多人相信好事多磨,64年前,伦敦在毁灭性的世界大战阴影下,如期举办奥运会,成功地将各个国家团结在一起。64年后,当伦敦在全球挑剔的目光中如履薄冰时,我们是否该在100天之际多给予他们一些理解?
“激励一代人”,这是伦敦姗姗来迟的奥运口号,没有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海纳百川,也没有了雅典“欢迎回家”的脉脉温情,但对于那些深受奥运精神影响颇深的人而言,无论你是在仲夏之夜飞驰在赛场的运动员,还是在场边摇旗呐喊的观众,这个口号无疑能刺激你的荷尔蒙急速分泌,点燃你心头的奥运火焰。“激励”两字,即抓住了老一辈的怀旧清洁,也激发了新生代的观战情绪,这一代人的跨度,更是涵盖了无数体育迷的群体。
但是这个口号的激励作用,似乎在本土会颇受冷落,对于足球发源地的英国而言,这里的人们对早奥运会一个月进行的欧洲杯的喜爱,或许远超过诸多无聊赛事注水而成的奥运会。希望英国佬的热情不要被绿茵场上的激情消耗殆尽,否则一届在家门口办得比赛,完全为他人作嫁衣裳,就有点太得不偿失了。另外,英国刚刚宣布,对于今年在伦敦奥运会上赢得金牌的运动员,他们不会给予现金奖励。虽然名利两个字的组成是“名”在“利”前面,但是这样公然放弃对运动员的物质奖励,恐怕导致的后果是英国国歌在赛场上奏响的次数,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