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战场,马蹄声慌乱
(2012-02-28 18:49:41)| 标签: 战马战争斯皮尔伯格观后感娱乐 | 分类: 影评 | 
斯皮尔伯格在《战马》里收起了他往日作品里一贯的恢弘大气,转而用一匹马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反映一个战争年代的动荡和变迁。就连以往最体现斯氏风格的战争场面,也被他用马不停蹄的奔腾一笔带过,轻描淡写。这部电影一反往日战争片的血腥与恐怖,而是以小见大,以战马乔伊的颠沛流离,几位主演与他“邂逅”的悲欢离合,来控诉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以及普通人对和平的渴望。片中两军对峙却为救马而暂时停火以及艾伯特用口哨与乔伊重逢的镜头,都堪称经典。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再搭配好莱坞级别的配乐与画面,残酷的战争拴住了战马的自由,战马的经历拴住了观众的心。
但转念一想,这是大名鼎鼎的斯导,号称用来终结他战争三部曲的完结篇,那显然有虎头蛇尾之嫌。对比之前两部既叫好又卖座的电影,《战马》在感人程度上跟《辛德勒的名单》相比简直毫无泪点;在战争的画面感染力上与《拯救大兵瑞恩》比较又是小儿科的等级。或许斯皮尔伯格太想换个角度表达他对战争的理解,但在这匹战马的流浪史上,至少就我个人而言,除了屏幕上周而复始的马蹄声慌乱之外,丝毫感受不到之前宣传中提到的文艺史诗的气场。恐怕这也是《战马》获评6项奥斯卡提名,却最终空手而归的根本原因吧。
前一篇:科比用血“捧红”全明星
										后一篇:国足,请用胜利给自己谢幕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