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写姚明,会是什么时候
(2011-08-07 13:24:06)
标签:
姚明退役上海队事业家庭体育 |
分类: 篮球评论 |
姚明的运动员生涯宣告结束,但这不代表他与篮球的情缘也就此断绝,作为上海大鲨鱼男篮的老板,姚明的篮球情结和梦想将在这支他主管的球队上获得更广阔的延续。
收购上海队后姚明多了一个姚老板的身份,需要更多的精力来投注到上海队的管理中,也在时刻鞭策着他不断提升自己。姚老板的上海队在他接手后的确曾经脱胎换骨,也一度在第一个赛季令人刮目相看,甚至动摇了整个CBA的格局,他钦点的主帅邓华德更是一举成为中国男篮的教练,上海的成功和邓帅的走红无不得益于姚明和他领衔团队的慧眼识珠和匠心独运。
但是随之球队的瓶颈也马上接踵而至,上赛季队员的流逝,外援引进的不利,球队屡屡传出的亏损事件都让姚老板的第二季备受考验,邓帅远去新疆又在夏天给了姚之队一次打击。走下赛场的姚明,肩上的责任并不比当球员时要轻,身为一支球队的老板,他要思考的远比他在某个晚上要对位哪名中锋要复杂得多。
对于一支寄托他未尽篮球梦想的球队,好胜的他绝不会允许上海一直在低谷徘徊,巅峰厮杀的快感才是姚明这样一位WOW骨灰级玩家所追求的,所以姚明才会把这么多的时间投入到球队经营管理的学习中,只有更好的装备自己,才能运筹帷幄助上海男篮成功崛起。这样的模式,虽然没有了赛场拼杀的直观,但是姚明在球队背后付出的艰辛恐怕只会更多。资产和经验都是CBA菜鸟级别老板的他,如何像他当初踏足NBA赛场一样,在一场0分2板的失败比赛后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巅峰,相信这是未来姚明需要重点钻研,也是球迷所期待的。
勤勉始终是姚明身上最令人称道的标签,相信他的付出会有所回报。在篮球场姚明留有太多的遗憾,但现在另一个机会摆在他眼前,带领上海男篮称霸CBA,就是延续自己当初的篮球梦想,续写辉煌的最好证明。
除了上海队老板,投资音乐网站,创建个人品牌之外……姚明也可以自己选择投身公益事业以及中国篮球的青少年培养工作。自己不再亲自上场奋战并不代表告别篮球,以其他的方式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穆大叔是姚明可以学习的榜样,他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的善举令世界熟知,同样热衷公益事业的姚明也在这几年陆续开展以他名字命名的慈善赛,姚基金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当年姚明拖着伤腿四处奔走,在海峡两岸穿梭到处募款的身影让我们感动。以后的姚明可能无法在赛场上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但他的影响力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弱,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为山区和灾区的孩子募捐,修建希望小学,改善体育设施,这些都是姚明会不遗余力去参与的工作。
姚明的影响力同样可以用于推动中国的青少年篮球事业。人们都在哀叹姚明的退役,但在事情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不如转而寻找下一个姚明,虽然姚明身上很多先天的因素后人难以超越,但是发展中国的青少年篮球事业确是刻不容缓的事实,只有多培养几位能在NBA闯出名堂的国内球员,中国男篮才能在世界篮坛占据一席之地。以姚明在美国的篮球人脉以及上海队美国式的青年梯队培养模式,绝对有能力培养出下一位姚明或者王治郅。而他自己在美国和中国两种文化中的水乳交融,更有助于他手下诞生像他这样不失东方人内敛,善良同样兼具西方人大方,幽默的全民偶像。虽然姚明的成功像神话一样不可复制。但是我们依然相信中国的青少年篮球事业,只要勇于挖掘,这个任务,交给姚明和他的上海男篮,再合适不过。
最后回归到他的生活,三十而立的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小沁蕾天真无邪,惹人喜爱。当繁华落尽,姚明终归是一名丈夫,一个爸爸。可能打篮球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他,也给他带来了名利双收,但归根结底,家庭才是姚明一生不变的相伴。少了镁光灯下的焦点时刻,逃离了媒体的长枪大炮,似乎我们给他设计的种种退路也显得多余。当姚明终于有机会不用思考着比赛胜负,国家重担,球队兴亡时,天伦之乐才是他以后最惬意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