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体育》征稿——外援主宰的悲哀
(2010-12-13 10:11:04)
标签:
cba外援最体育本土球星体育 |
分类: 篮球评论 |
首轮过后的CBA技术统计榜,清一色的外援霸占。效率,得分,篮板,助攻,几项最主要技术统计的前三名全部被外援包揽。不可否认我们的联赛已经买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外援主宰时代,NBA背景的大牌比比皆是,但外援强盛背后的苍凉是本土球星的进一步缺失。
想必本赛季CBA开幕前最受人关注的事件不是大唐和江苏的合同之争,也不是新疆引进张庆鹏的势在必得,而是弗老大等前NBA球星的到来以及马布里的继续留守。外援的名气和打法注定了他们就是各自所在球队乃至中国球市的救命稻草。以至于北京本赛季最贵的主场门票已经炒到4000元以上,对于多年上座率不佳的球队来讲,一名大牌球员带来的票房效应和球场贡献是双赢的。
而外援到来的实战力也在首轮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从首场广厦屠杀福建,克里坦顿拿下30分开始,外援的疯狂表演就开始了,拉米扎纳30+17的超级数据更是让球迷惊为天人。首轮取胜的球队除却八一和广东之外,几乎都依靠外援的鼎力相助,于此形成对比的,是本土球星的表现以及所受到的忽视。如果我们的联赛在经历这么多年的职业化道路后还是一味依赖NBA的过气球星以及“火箭帮”来刺激球市和带领球队的话,那才是CBA职业化发展的悲哀。本土球星之中,王治郅33岁“高龄”依然是CBA对外宣传最仰赖的球星。而一些国家队的常客比如朱芳雨,虽然脚踩三双安踏金靴以及常年稳定的发挥,但是碍于自身的打法特点始终无力撑起国内的球星市场。在美国渡过金的孙悦甚至连打CBA的机会都没有,至于郭艾伦和张兆旭这些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如果没打出应有的表现,再加上CBA造星运动的薄弱,或许当年的陈江华就是他们可以预见的未来。
外援主宰的时代确实可以令球市火爆,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联赛水平的进步,但是依靠外援的急功近利让球队完全忽视青少年球星的培养,不仅对于俱乐部的长远规划不利,更确切的说是CBA的悲哀。在弗老大和马布里被媒体和球迷疯狂追捧的背后我们是否有过思考,作为我们中国人自己经营的联赛,何时才能拥有自己的超级新秀和招牌球星来与外援们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