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体育》征稿——成绩的镣铐
(2010-09-27 13:42:50)
标签:
女篮世锦赛新人成绩苗立杰体育 |
分类: 篮球评论 |
女篮从神坛跌落的速度让人咂舌,三连败的现实重新唤醒我们对这支平时缺乏焦点球队的关注。成绩至上的要求,像戴在孙凤武和全队身上的镣铐,让女篮落到现在成绩没保住,新人也没锻炼到位的“人财两空”境地。
老将已老,新人尚嫩。虽然从大名单上来看,这是一支年轻的中国女篮,但实际上,女篮前两场比赛的场上阵容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30岁。带上年轻球员却不用,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孙凤武,但是这样的大赛孙指导又怎敢让年轻球员放手一搏。男篮缺少了姚明,可以没有成绩的压力放手一搏。但对于两年前刚闯进奥运四强,创造过辉煌佳绩的女篮来说,孙指导身上背负的成绩重担可想而知。所以新人成了板凳上的摆设,前面三场比赛,女篮三名新人的上场时间少得可怜,陈晓佳打得最多,加起来也就打了19分钟,场均还不足7分钟。黄红王比第一场打了4分钟,此后再没上场。杨半伴是前面没打,第三场打了11分钟。小将在场上确实需要付出成长的代价,可现在不给她们机会锻炼,2012年靠什么来拿成绩。
按照正常的人才更替周期,以苗立杰为首的一干老将本可以在奥运会后功成名就退出国家队,而本届世锦赛正好可以成为年轻一代女篮姑娘们锻炼的舞台。但是一旦到了赛场上,女篮的开场主力还是那几位元老,当他们遭遇年轻,有冲劲的加拿大和白俄罗斯时,老胳膊老腿完全招架不足对手的快攻和积极的篮板拼抢,光靠意识的和经验已经无法阻止老化带来的僵硬,超负荷运作的代价就是在在下半场体力不支而溃败。女篮青黄不接的现象在本届大赛中得到无情显现,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让我们重新揣度眼前成绩和未来建设这天平两端的孰轻孰重。
伦敦奥运会已经迫在眉睫,女篮几个主要对手都已经完成换血。但就是这样绝佳的大赛机会,还是被所谓的成绩指标所挥霍,失去了锻炼的最佳时机。女篮后备人才的匮乏已经让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了。痛定思痛,只有卸下成绩的镣铐,摆脱对老将的过分依赖,大胆使用新人,女篮才能得到复兴,下一个陈楠,苗立杰,隋菲菲,也会更早,更多的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