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那点悲剧
(2010-08-21 23:47:22)
标签:
实习工作求职蚁族大学生合同媒体廉价报社三俗恶搞杂谈 |
分类: 杂谈 |
经历一段时间来的亲身感悟以及打听调查,我决定写下这篇文章,来谈谈我对实习的一些“三俗”看法。
实习的官方定义就是提前熟悉社会和工作岗位,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每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屁话。对于大四这个尴尬的阶段而言。实习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没有正式毕业的我们不能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去某家公司工作,所以只能以实习生的身份去应聘,无论对之后的工作质量和薪酬待遇都大打折扣。而大四没有课的残酷现实又逼着我们得给自己找点事干干,所以去外面找个实习单位也就成了这一年很多同学的必经之路。
但是实习真的像传说中描写的那样美好吗,答案是否定的!经过我对身边实习同学的了解,基本可以归为以下三类(分类不全,请补充)
1.
2.
3.
这个实习生比农民工廉价的时代,我们迈出校园的那一刻虽然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但是依然受到绝大多数企业的欢迎,因为学生廉价而且听话,就拿我在YH的时候来说,我们的副总超级喜欢找在校生,原因不言而喻。他给平面设计的待遇是试用期1000,转正后1500。这样的价格在市面上你连扫地阿姨都招不到,但是学生却蜂拥而至,虽然每个人都在明白自己是被榨取劳动力后离开,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总会有后一批的学生以实习的名义慕名前来,所以他们根本不用担心。
在这里不探讨造成这种原因的深层次原因,廉价自然有廉价的道理,如果真的能实现我们在外实习期间自我增值的美好愿望。那么累点苦点又有何妨,反正大学四年已经这么多钱砸进去了,又在乎这最后的一年吗。但是现实是实习你到底能学到什么,根据过去几年学长学姐的经验,实习无非是浪费时间为主,对以后找工作又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呢。就算有,也只是杯水车薪,而整个学校似乎也就我们分院整个大四一年都没有课,明摆着你我们去实习。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年的自我增值不应该体现你实习了多少地方。你想凭借实习给自己的简历上增添如何光彩的经历是不太现实的,很多过来人的想法是这一年还不如拿来旅游,看书划算,要实习也要进那种很有文化底蕴和实力的公司实习。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钱,有底气,家里背景厚的同学大可以这样,尤其体现在媒体实习这一块。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被单位留下是不现实的,但是像某些同学有关系的话大可以先在里面玩上一年,美其名曰熟悉,然后毕业后老爸打个招呼就可以正式编制了。但是泯然众人矣的我们只能选择这条必经的悲剧之路,用汗水和辛酸去参加实习,去体验社会。
进入社会前经历一段实习有必要吗?我不回答,关键在于我们现在的实习确实非常盲目,老师通过关系给你安排。或者自己经人介绍进入某家单位,但是一年后真正留在最初那家单位的人有几个。实习的弊病就在于目的的盲目性。很多人就是为了实习而去实习。而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培养精力也非常有限,大的事不放心交给你,小的事不入你法眼,那种抱着我把领导交代的每件小事做好,时间一长自然会得到领导赏识的人依然活在杜拉拉的童话里不能自拔,偶尔碰到个好点的领导还能教你点这个行业的东西,剩下一部分人就只能喝茶,看报纸加上网了,早上过去等吃饭,吃完饭等下班,相当一部分同学陷入这样的困境中。现实的残酷就是很少有人能在一家实习单位呆满3个月以上。换单位是家常便饭,而根据之前前程无忧刚推出的一份数据,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普遍短命,两年内跳槽比例达到66%,第一份工作能坚持三年的仅占8%,主要原因基于两点,没有上升空间,薪酬太低,工作已然如此,实习情何以堪。所以实习的酸甜苦辣我就不再多做赘述,在我写文章前曾经想发表点很客观实在的想法,但是却有点越写越愤青的味道,多少老师学长告诫过我们,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可以增加社会经验,适应以后的工作,学会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把自己在学校学的东西展现出来。好吧,这些建议我照单全收,因为我也要开始投简历寻找下一份实习了。这就是人生。
匆忙这件写下此文,大家可以留言发表更尖锐的看法,欢迎三俗,抵制高尚,非诚勿扰,请勿恶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