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生活
(2009-11-14 21:42:28)
标签:
篮球生活爱灌篮高手童年杂谈 |
分类: 杂谈 |
乔丹用篮球收获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芝加哥联合中心外的巨大雕像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里是“飞人”的诞生地;姚明用篮球在NBA赢得了尊重,他的友好善良架起了中美体育沟通的桥梁,让世人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古国,也有一群这么挚爱篮球的人们。
他们的生活都因为篮球得到升华,但离我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安静的注视手中这颗球,仔细追想它对于我的意义。是一种运动,是一项事业,又简单的只是消遣而已。或许那是一种无法名状的情感。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一个从6岁开始就跟随你的玩伴,当身边的朋友走马观花似的一波又一波的更迭,只有篮球是我成长里永不变的记忆。当时间在我心里刻下了烙印,我也把这颗球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爱上篮球从小时候看《灌篮高手》开始,樱木的可爱,流川枫的帅气,三井的执着,赤木的霸气都在那个夏天刻在了当初还懵懂的脑海里,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热血男儿,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永不放弃。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颗一百集里永不变的主角——篮球。当我吵嚷着不停,拖着爸爸买到那颗梦寐以求的皮球时,那么的爱不释手,仿佛捧着它,全世界都集中在了我的手心里。
开始慢慢长高,我也可以尝试着把球投到需要抬头仰视的篮筐里。每次放学回家,特别害怕妈妈洗裤子,因为总会被她发现又多了个破洞,那些打野球留下的痕迹。少年不识愁滋味,没有比分,也没有胜负,拉扯,摔跤,高喊。那时候对连摸到球都显得奢侈的我们如果能觅得一个篮筐,疯玩一个下午就是最大的幸福和享受。篮球对于我的启蒙教育刚刚开始,它让我得到了童年里最惬意的快乐,让我在无忧无虑里的成长岁月里有了一个最可靠的玩伴。
真正的篮球,从赛场上的对决感知。1998年,乔丹的最后一次总决赛,也是我第一次领略NBA的魅力。那么多的人只记得了完成 “世纪之投”的飞人大帝第六次加冕,而我还是不经意间注意到了球场另一端犹他铁汉们眼中的失意。那一次,我才领悟,在篮球的世界,不只是快乐,兴奋,也有悲伤,失望。球场就是一副生活的画卷,在这里奋斗的人们,享受着胜利的喜悦,也承受着失败的苦痛。这就是所谓篮球的魅力,成王败寇,天堂和地狱。你需要为自己的傲慢买单,你也可以为自己的努力庆祝。当电视机前的我因为比赛的胶着而放下手头所有的一切时,那种对篮球的爱,逐渐渗透到了骨子里。打篮球,看篮球,当篮球融入了生活,也就开始形成一种习惯。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踏足篮球场角逐的那一刻,紧张代替了所有的情绪。我似乎觉得眼前的这颗球不再是我儿时开始就熟悉的玩伴,手心的汗让我明白场下的熟悉只是加剧场上的陌生而已。于是我不知所措,篮球也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我急于将它出手,没有丝毫能将它掌控的信念。失误再失误,那天的比赛就是一场篮球戏耍我的游戏。场边的记分牌让我绝望之余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完全掌控眼前这颗看似不起眼的小球,正如没有人能真正凌驾于生活之上一样。
经历了挫折就要重新站起来,这条生活中无往不利的定律同样在我的篮球世界里受用。男孩子特有的争强好胜的确让我对每一场比赛的胜负都斤斤计较,我无法忍受唾手可得的胜利与自己失之交臂,但是失败和胜利夹杂的过程也让我明白:球场上的输赢正如生活中的起伏,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面对,尽心尽力,享受过程,结果随意。对于篮球,当现代人赋予它各种现实意义的同时,我们是否还能坚持最初的那份热情,像儿时一般抱着它傻笑的合不拢嘴的那份甜蜜。王菲的歌里说:“等到风景都看透,我会陪你看细水长流。”生活的本质终归在于最后的那份平淡。当球场上的比分,判罚,胜负,一切都归于平静,篮球在我心里又恢复了它最原始的魅力,这是一项运动,我们参与它的过程获得了快乐,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