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img2.163.com/cnews/2006/9/11/20060911111032fe03c.jpg
获悉郑州于9月10日师生一堂,齐齐拜祭孔老先生,甚是一大喜。毫无疑问,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光大与传播,而有选择“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彰显了“尊师重教”,牢记孔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西装革履,肩披黄色“儒襟”,色调一致,整齐肃静,再加以庄严、肃穆、传统的祭孔仪式,整个场面给人一“静”和“敬”的感觉,与此同时更是巍然壮观。全场齐诵《大学》和《孔子赞》,而最为让人感动的是赋予新时代使命感的“五拜”:一拜自强不息、二拜厚德载物、三拜精忠报国、四拜孝亲尊师、五拜共促大同。
且不论这是否为一种形势,在“师风”日下而倍受关注及质疑的今天,这“五拜”给我们看了一种新的宣言,乐观地讲,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有益的,也是国富民强不可缺少的。据悉,这只是为了纪念孔子诞辰2557年万人祭孔活动的一次“预热”,如此盛大和隆重,作为师者的鼻祖——孔老先生笑了。从“师者”角度而言,孔老先生看到了新风尚,看到自己的思想在神州大地源远流长,发扬光大,得到后人崇拜和敬仰,孔子当然眉开眼笑。
我们不否认,孔子思想对于中国民族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财富。如,“仁、义、礼、智、信”,“己无所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欲速则不达”等等,而且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影响海内外,特别是我们的邻国。据悉,目前为此,韩国是保存孔庙最多的,有220多处,全国人口4000万,有1000万人信仰儒教;日本有孔庙100余处,并有许多是在遗址上新建的;饱受战乱的越南目前仍有孔庙近百处。
然而,淡出百年的“传统祭孔仪式”能够重现,真是为了重于体现孔子为师的思想,还是另有目的?很多国人知怀疑是利用和挖掘这一“古老”资源,借祭孔子为名,大搞旅游以赚钱为目的才是真。
也许这样想,有点小肚鸡肠,目光短浅,无“君子成人之美”之美德。即便是搞旅游,又何妨?这不同样是在传播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同时为当地创收,一举两得,何错之有?
众所周知,孔庙的作用就为了“学”,而孔庙的学则充分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如果我们把孔庙当作赚钱的工具,它还是孔庙吗?字面上它没变,但它的本质发生了巨变。孔庙在笔者看来是神圣的,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一种浓缩,它没有与金钱发生过任何关系,其目的就是“教”与“学”。
所以,笔者以为,如果将孔庙与金钱扯赤裸裸的关系,这是严重玷污孔庙。但有人以为,如果不以这一资源为当地创造效益,就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讲究经济利益的当今,笔者知道孰重孰轻,就算孔子在世,又能奈他何?最多也就黯然泣下的份了。
孔庙会成为赚钱工具吗?又或是“教”、“学”、“钱”紧密结合?我们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