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谈谈投资
(2012-04-18 11:06:56)
标签:
价值投资投资金融杂谈 |
分类: 投资 |
两年来的市场,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会儿什么反弹,一会儿什么回调,搞得群众也跟着瞎起哄,操作上上窜下跳。可在我眼里,不过是两年的横盘而已。 人们总是对多少多少点位是底部感兴趣,可见投机心理在人性中的程度有多重。 在我看来,底部绝不是一个精确的点位,它应该是一个区域,所以在我眼里,以目前市盈率水平,1800点到2600点之间都是底部,底部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没有必要上蹿下跳地操作;出了这个区域也没有必要上蹿下跳。
再说得透彻一点,大盘指数在我眼里是极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个股。一家公司的市值,长期走势一定跟基本面相符;长期走势很牛的公司,一定是长期业绩不断稳步向前甚至快速向前的。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和少数机构的朋友就没有卖出过一股。唯一在做的事儿就是,在群众一次次恐慌的时候,一轮又一轮地拿出真金白银来接飞刀。
时间越长,越觉得无招无式是投资的最高境界,但初入价值投资大门,是需要条条框框来指导自己的。j尝试整理了一套简要的分析框架出来,不是很详细或全面。公布出来一是练练笔,二是不怕公开。不怕公开的原因在于:1、价值投资的本质是逆人性而为,而人性的弱点决定了真正能实践价值投资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很少有人能贯彻;2、门槛不低。
投资框架:
1、大众恐慌时我贪婪;大众贪婪时我恐慌。于市场悲观时进场,于市场乐观时离场。永远与群众作对。
2、希望优秀的公司出事儿。只要不是伤筋动骨的事儿,一般会引起大众恐慌性抛售,此时当贪婪地勇敢地去接盘。
3、不投资双击进行时的公司。这类公司通常是大众都在追捧的公司,一来业绩正在高增长,二来估值很高。时间一拉长,最优秀的公司也只能维持20%的年复合增长率,所以业绩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追捧这类公司有很大的概率面临的是即将到来的戴维斯双杀。
4、再好的东西,喜欢的人多了,几乎一定会成为坏东西;再差的东西,没人喜欢了,就有可能成为好标的。
5、投资的核心因素只有两个:1、公司基本面;2、估值。没有第三个。技术分析是骗人把戏。
6、投资一家公司前要思考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基本面情况如何,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是否愿意以现在的市值去收购它? 如果答案是愿意,就买。
公司分析框架:
1、好公司的特点:产品永不过时,产品供不应求,产品独一无二,产品量价齐升。
2、基本面分析的主线是财务报表分析。作为基本面分析的基石,财务分析能力是一项硬功,但凡优秀的价值投资者都是报表分析的好手。要爱上会计报表,把报表当故事书看。财务能力不过关,就没法分析基本面。
3、资产负债表是根基。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后盾。从现金流量表又可以看出公司现金运作情况,甚至是公司所处的阶段。
4、估值,是一项实践活。看的行业多了,看的公司多了,看的报表多了,什么样的公司应该值多少钱,心理基本就有底了。巴菲特说五分钟审核法,5分钟确实够了。5分钟的确就能看出一家公司到底该值多少钱,八九不离十。比如中国平安在我看来理应值60---70块钱,可如今是40块不到,价值已经远远被市场低估。(短线炒家别信我,我不懂你们那套K线MACD的,我也不在乎短期波动。长期来看,价值回归是大概率事件)
综上所述,投资的根基是基本面分析与估值,而基本面分析的核心是公司分析和财务分析。公司分析、财务分析、估值,这仨样样都是内功,得慢慢靠时间和实践去浸润,可惜很多股民十几年下来都掌握不了,原因在于他们起步时的思维出发点就错了,根本就没朝着这几个方面去积累分析经验。这三样东西要同时具备,再加上你必须天生就习惯于反人性反大众,再加上一点点仓位组合方面的学习,才做得好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