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不能将西湖交给马云?

(2016-02-01 22:00:42)
标签:

杂谈

出门已习惯“一键叫车”,以后去西湖能否“一键叫导游”呢?政协委员吴娜佳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建议:杭州能不能试点开发一个“导游版滴滴”,就像时下非常流行的打车软件一样,自由行的游客在杭州可以随时一键呼叫服务好、合眼缘的导游。

吴委员说,这个APP要有准入门槛,比如从事导游工作3年以上,持导游证上岗,无相关投诉和导游IC卡扣分记录等等,这样就可以避免“野导”进入,为服务质量提供基本保障;导游信息、监督都要透明化,游客可以看到导游的照片、真实姓名、客户评价、出团历史记录;这个APP还可以与市旅游质监所投诉平台联网,游客可以第一时间评价、投诉。

吴委员的灵感从“一键叫车”而来。“一键叫车”绝非“一键叫车”那么简单,其中包含着一个相当一个复杂的过程,吴委员上述“一键叫导游”的设计,正是对“一键叫车”设计的复制。吴委员建议最大的价值,不是“复制”,而是“举一反三”。

“野导”久打不绝,吴委员的建议正是根治“野导”的良策。

但我们还可以继续“举一反三”。野导的存在,一般基于如下两个原因:一是公共服务缺位,一是信息不对称。对于相当一部分游客来说,如果他对交通信息、景点信息、购物信息、吃喝玩乐的信息都有相当便捷的渠道得以获悉,并能得到想要的服务,他真的未必需要一个导游——游客连导游都不需要,“野导”也就更没有市场了。

这倒不是跟吴委员唱反调,而正是顺着吴委员的思路进一步的拓展。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他们遭遇的困扰,不只是“野导”,还有交通、消费、玩乐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不对称”,是都可以通过吴委员提出的“一键叫导游”同一个思路加以解决的。

想必不少对西湖景区如下一些乱像都深有感触:公交站前总有几个大妈要带你去买茶叶,孤山路上总有一些车辆在吆喝去河坊街、灵隐寺,雷峰塔景区总有一些黄车在趴窝等着鱼儿上钩,还有一些出租车见到本地人总是拒载见到外地人就喜形于色,西湖手划船价格都调到第一小时180了但有些人照样宰客——为什么呢?无他,公共服务缺位,信息不对称。

而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公众最大程度提供信息。但我们又必须承认,公共 服务也不是全知全能,也有它无法覆盖的地方。可喜的是互联网出现了,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摇控器时代一晃而过,现在是“拇指时代”。“互联网 ”成了“信息不对称”的最大克星,淘宝、优步、滴滴,他们成功的原因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善用新技术来解决信息不对称,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5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不妨将“龙井茶”交给马云》,针对的是当时央视有关“龙井茶”的一则报道——游客买茶叶,导游与旅行社能拿40%的回扣;而且还未必能买到真龙井,8000元一斤买到的“正规西湖龙井”,拿到茶叶市场上一问,只是两三百元一斤的货色。我在文章中是这么说的:“杭州的旅游市场包括龙井茶市场,完全可以引入淘宝模式,建立淘宝式的信用体系——可以把所有商家、旅行社、景点包括导游,纳入到一个开放的信用体系之中。”“甚至不妨异想天开,可不可以将杭州的龙井茶及旅游市场,委托给马云来管理?至少,我们可以委托阿里巴巴为杭州旅游量身定做一套淘宝式的信用体系。

5年过去了,感觉我当初的主张,一点都不过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