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不是输给了专业
(2014-04-28 02:52:09)4月24日,闾丘露薇在腾讯撰文《两地之间平心静气谈一谈》,算是为“一泡童子尿引发的风波”画了休止符。闾丘在文章中有道歉,承认“引述的媒体报道的文字,确实存在错误”。闾丘露薇在文章的最后写道:“一件可能在任何城市都会发生的小摩擦,事件中的当事人,因为被贴上了内地人和香港人的标签,让很多人丧失了就事论事的能力,这真是让人痛心的事情。”
我不知道最后这段话,是不是也包含闾丘露薇对自己的反省。
小摩擦最后成为大风波,转折点其实就是闾丘露微在4月21日发出的那条微博。
闾丘露薇为何要发那样一条微博?闾丘自己的说法是:“凤凰视频发布的视频以及对于事件的文字描述不够完整。作为一个媒体人,我认为不完整的资讯不利于受众了解真相,因此综合多家香港媒体的报道,在微博进行了补充和转发。”但将“凤凰视频”的微博与闾丘露微的转发两相对照,可以直观的感觉到,闾丘并不是在“补充”,而是在“反驳”。
“@凤凰视频”发布的文字是这样的:“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画面中冲突现场十分混乱,大人相互指责,孩子大声哭泣。这对大陆夫妻抱起孩子推着婴儿车欲离去,被港人拉住婴儿车阻拦。孩子母亲反复强调‘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现场有人始终高举相机拍摄。”——字里行间,对这对大陆夫妻抱有同情,对当事的港人暗含批评。
闾丘转发了“@凤凰视频”的微博,并写道:“这条视频只是事件后半部分。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五月中需到警局报到。”——哪里是“补充”,根本是“颠覆”。
闾丘的补充“综合”自多家香港媒体的报道,“至于网友批评指责我隐瞒了重要信息,比如使用尿不湿,拍摄女孩私处等,由于在见报的报道中并没有提到,作为一个媒体人,是不能转述网友们的判断和猜测来作为事实描述一部分的。”不可否认,网友们的诸多判断与猜测确实相当业余,甚至有严重错误(下文将述及),但闾丘把“见报的报道”当成事实,而不愿去正视网友提供的视频,就不免让人想起郑人买履的寓言:“宁信度,无自信也!”
作为著名记者、资深媒体人的闾丘露薇竟至于如此“不专业”吗?实在不可思议。我只好认为,“见报的报道”,不过是正好契合了闾丘一直以来对于内地游客的“看法”——事实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闾丘在“平心静气”一文中,提到她在2010年写过一篇文章,因为有内地儿童在香港商场拉屎,引发热议,她“当时就提出,对于这样的行为,应该提醒,包括给予帮助”,以示自己并没有偏袒港人。但那个儿童是否内地人呢?港人判断的根据竟然是儿童家长说的是“普通话”,然而闾丘当时在文中对这一点没有任何反驳。闾丘还语重心长地对港人说:“有没有这样想过,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一直有这样做,而这样做之后,并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也因为这样,久而久之,就成为自然不过的行为,生活的一种习惯。”
必须承认内地人的整体文明素质确实要较港人落后,但若说“一直有这样做”,还“并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内地之落后竟至于此乎?即使在香港,仅有的几起内地游客不文明事件也是被无限放大了的——腾讯《今日话题》就指出:“在2012年的时候,一位叫梁美芬的议员曾经要求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开该机构对随地便溺而作出检控的数目?结果一年是六起。就算这六起都是内地游客,再加十倍,相对于该年度2810万人次的内地到港游客人数也实在是九牛一毛。”
闾丘关注过这样的数据吗?想必没有。闾丘曾说:“一个人是否带有偏见,自己是往往感觉不到的。”这句话其实对所有人都适用。闾丘之所以卷入此次风波,成为风波的主角,并非她在转述香港媒体的报道时出现了错误,而是她对这样的报道不加任何求证、没有任何怀疑——内地网友强烈而直觉的感受到了两个字:“偏见”。与其说闾丘露薇输给了专业,不如说她是输给了“偏见”。
被偏见蒙蔽的,不只一个闾丘露薇。如内地网友言之凿凿的“父母带小孩上厕所排队很久,直到小孩终于憋不住”,其实只是该夫妻的自述,不能等同于事实;再如“小孩尿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完全有另一种可能:是在给孩子擦屁股。想想看,如果事实是,厕所完全找得到,孩子是当街拉屎而不是撒尿,这对夫妻还会收获这么多的同情吗?
但即便事实是孩子当街拉屎,个别港人拍照、拉扯的行为依然值得商榷——这样的举动是出于善意的吗?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吗?闾丘说拍照“在香港不违法”,“动手一定违法”,但您除了讲法律,不能再讲一点别的吗?真正的现代文明,不只讲法律,还要讲人情,法理不过人情;而文明也有大小之分,小文明何谓?不闯红灯、讲究礼节、讲究卫生、不当街便溺……大文明何谓?爱、关心、善良、包容。
人们为何总被“偏见”左右?说到底还是胸怀不够宽广——胸怀宽广才能远离自己这个“主”而成为“客”,然后才有“客观”,“客观”才能看到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