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到了认真思考烟花大会存废的时候了

(2012-10-14 22:47:08)
标签:

杂谈

 一年一度的杭州“烟花大会”于13日晚间落幕,此次大会因运河广场分会场发生烟花伤人事故而引起全国性的关注。这当然是一起意外,但多年来存在于民间的对于烟花大会的质疑,却因这次意外而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一次意外当然不足以否定“烟花大会”的正当性,而烟花大会的安全性也从来不是民间质疑的重点。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扰民。扰民的不止是烟花燃放产生的噪音以及过百万观赏者产生的喧嚣,更有对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比如交通管制,比如对特定区域提前清场。本次烟花大会举行当日,西湖白堤到西泠桥一线从上午9点就开始“封道”,禁止普通游客进入,不就是“扰民”吗?


    二是污染。尽管本次烟花大会在烟花选用上大打环保牌,比如将高亮度、低烟尘、降解能力强等等作为重要指标,燃放数量也从去年的22.5万发“廋身”到15万发,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燃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依然未可乐观。况且西湖三面环山一面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恰恰不利于“烟消云散”。


    三是拥堵。几乎每一次烟花大会都与“拥堵”相伴相随。数十万人甚至百万人集中在同一区域,“拥堵”是必然的,而且往往殃及相邻区域,造成更大面积的拥堵。即以本次烟花大会为例,尽管交警部门部署大量交警指挥,增设了多个公交车站点,但人群仍挤到了车道上,公交车、私家车行如蜗牛。甚至在大会结束2小时后,交通仍然没有恢复正常。


    四是“劳民伤财”。“劳民伤财”四个字当然有情绪的成分,但也说出了每次烟花大会的一部分事实。为了维护现场秩序、交通秩序,兴师动众那是必须的,而兴师动众又总是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增加。至于烟花的购置与发射又需耗费多少资金,由于有关部门并没做到信息公开,普通大众只能想像。其实人们对烟花大会“劳民伤财”的质疑,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政府信息不透明所致———整个活动到底花了多少钱,“社会赞助”的具体情形又如何,每次烟花大会的门票收入最终用到了什么地方……如果这些信息能做到透明公开,人们就会对有关部门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疑虑。


    本次西湖烟花大会是在西湖申遗成功之后“重返西湖”,其中自有通过烟花的绚烂彰显西湖文化的绚烂之意。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民间不乏异议,担心申遗成功的西湖以及正在申遗的运河,其人文与自然环境会不会因烟花大会遭到破坏———数十万人、上百万人同时涌入,是“文化遗产”可以承受之重吗?据有关部门透露,本次烟花大会共制造了260余吨垃圾,另有136吨河道漂浮物,共动用了5000余名环卫作业人员连夜清理,烟花大会之对西湖的伤害由此可见一斑。


    烟花绚烂,万民同乐,且又是一年一度西博盛会的开篇之作,“烟花大会”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与意义。但相较上述其所产生的诸多负面后果,就需要认真回答一个“值不值”的问题,尤其是数年来一直存在于民间的对于烟花大会的质疑,他们的声音不应该被烟花的声音所淹没。期待有关部门展现胸襟,把“烟花大会”这一重要的公共话题,交给社会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以期获取最大的共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