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羽日记
老羽日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35
  • 关注人气:6,6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大桥有如搭积木?扯!

(2012-08-25 16:47:40)
标签:

杂谈

    积木只是一种游戏,作为游戏,其有趣的地方就是不稳固、容易垮塌。桥梁的事,人命关天,岂可等同于儿戏?这位独立学者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原来阳明滩大桥的质量与搭积木没多少分别,一碰就倒。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垮塌,安监总局发言人黄毅昨天讲:“这个大桥通车不到一年就塌了,肯定有问题!”那肯定有什么问题呢?参与阳明滩大桥塌桥事故处理的桥梁专家王宗林表示:“哈尔滨大桥质量合格,超载是塌桥最直接原因。”


    按说我们应该相信专家,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信谁也不要信专家”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为什么?因为某些专家经常被利益收买,他说的什么话、表达的什么观点、做的某种科研、得出的某些结论,并不是从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坚守学者的良心出发,而完全被利益所左右。当然我们不能凭空污人清白,说王专家也被哈尔滨政府给收买了。但王专家却绝对有被收买的嫌疑,因为王专家所在的阳明滩塌桥事故专家调查组,就是由哈尔滨市政府组织的。尽管调查组的专家来自于各个科研院所与高校,并不归哈尔滨市政府管辖,好像无碍于专家对于事故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但专家调查组既然由哈尔滨市政府所组织,那它事实上已属于政府的一个部门,它的调查与结论就有可能受到权力的干预,那么它的结论就是没有公信力的。事实上我们看事故一开始,什么调查都没有展开,哈尔滨方面就急着为事故的原因定调,称大桥垮塌可能是超载所导致,而专家组的结论与政府的定调可说是惊人的一致!


    那么有人说了,政府邀请的专家不可信,那自发参与调查的专家得出的结论应该没问题了吧?哈尔滨确实有那么一个学者带着六位研究生到事故现场呆了大约十分钟,然后得出结论说:“确实不是质量问题,就是车辆超载。”并称自己是“独立调查”。但真独立假独立,谁知道呢?即便你很“独立”,没有受政府权力的左右,但你只在现场呆了十分钟就得出结论,似乎也太草率了吧?而且这位独立学者的一些说法在我这门外汉听来,也匪夷所思,他说:“每辆大货车的载重量加上车子自身的重量,估计在60吨以上,四辆货车应在240吨以上,而大桥的设计荷载量是50吨。”大桥荷载50吨,你平空弄240吨上去,不塌才怪,这道理本来很简单。但问题是,你这个240吨是怎么算出来的,你把4辆车的载重量加一起,有这么算的吗?那四辆车难道是摞在一块的?为了证明大桥的质量是好的,这位独立学者还打了一个比方,他说“这就好像是搭积木,积木质量再好,受力不均或受力过大都要倒。”不知他玩未玩过积木,积木只是一种游戏,作为游戏,其有趣的地方就是不稳固、容易垮塌。桥梁的事,人命关天,岂可等同于儿戏?这位独立学者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原来阳明滩大桥的质量与搭积木没多少分别,一碰就倒。


    一座通车不到一年的大桥垮塌了,“肯定有问题”是常识判断。但“有问题”的背后是“责任”,“责任”的背后是“问责”。所以“肯定有问题”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所以到最后是那两个因大桥垮塌失去生命的人才“有问题”。近年来大桥垮塌的事件接二连三,把责任推给“超载”已是事故当地政府最惯用的手段,没有把责任推给“风”,说是风给吹到的,已足够尊重事实。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如果他们本身就是“天”,我们老百姓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就等着下一次的垮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