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标准制造的优良假象,让我想到一个古老寓言“郑人买履”,里面有句名言:“宁信度,毋自信也!”城市的空气质量就恰如那双鞋,而全体市民则是穿鞋的人,鞋子舒服不舒服,要问穿鞋的人,岂可去问那把尺子?
目前杭州市两会正在召开。在《政府工作报告》所列2012年政府要为市民办好的“十大实事”,其中一件就是“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按现行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90%以上。而杭州去年的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优良率为91.2%。
犹记2010年杭州两会,政府提出的空气质量目标是“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当时就有代表认为85%的目标“偏低”,笔者当时也写有《杭州空气质量目标究竟“偏低”在哪》一文参与讨论。现在我依然坚持当时的观点:关键不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或者保持90%以上的目标是高还是低,关键是“现行标准”太低了。杭州需要建立自己的“空气质量优良”标准,而不能仅止于用“国标”麻醉自己。
“全年空气质量优量天数333天”,这样的数据确实很光鲜。然而空气质量好不好,市民的切身感受最真实。难怪这一数据公布当日,就受到一些代表、委员的质疑。人大代表、杭二中校长叶翠微表示,自己每天穿行杭州市区上班,觉得杭州的好空气一年也不会超过100天。对政府公布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叶代表给了三个字评语:“读不懂!”
微博上有人@我,说“外面走一圈一身灰,车子两周不洗都变灰车,好意思说‘优良’?”其实还有一个更严峻的现实超出我们的感受之外,那就是PM2.5,因为它肉眼看不到。有专家指出,杭州6年来的PM2.5年均值从未达标。你会相信一个PM2.5年均值从未达标的城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竟有333天之多吗?
当然,根据现行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杭州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确实可以达到333天。但这样用低标准制造的优良假象,让我想到一个古老寓言“郑人买履”,里面有句名言:“宁信度,毋自信也!”城市的空气质量就恰如那双鞋,而全体市民则是穿鞋的人,鞋子舒服不舒服,要问穿鞋的人,岂可去问那把尺子?
而且即使横向对比,“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也并不如何让人感到骄傲,湖南的长沙,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4%;再举一个北方城市,河南的郑州,那里长年风沙大,去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也高达318天之多。我想假以时日,要不了几年,按现行标准,一年365天,天天都空气质量优良的城市一定会出现,但这样自己骗自己有意思吗?
可能有人会说,你要质疑也应该去质疑国家标准,去质疑国家环保局,在现行标准没有修订的情况下,就只能使用“现行标准”。但杭州的空气是杭州人在呼吸,不是国家标准在呼吸,不是国家环保局在呼吸;作为政府,它应向本市市民负责,而不是向国标负责。杭州作为一个著名旅游城市、宜居之城、天堂之城,应该对环境空气质量确立更高的目标,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标准,建立一个超过“国标”的“杭州标准”;我认为杭州完全有条件这么做,杭州如果这么做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哪怕因此减少一半,那也是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标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