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
关于金奇仕“佝偻门”,这事涉及专业范围,所以在评论这事之前,我需要查一些资料。于是我在百度搜索中,键入了“方舟子
补钙”这几个字。可能有很多人很讨厌这个方舟子,方舟子偏执,一根筋,现在还紧咬着青年偶象韩寒的腿不放,很多人都讨厌他,但我觉得他在科普上的文章还是有价值的,他的科普文章很值得一读。这话可能扯远了,跑题了,但我觉着金奇仕的“佝偻门”,固然是一起产品质量事件、食品安全事件,但某种意义上,又何尝不是一个科学常识普及的好机会呢?我们看几乎所有参与报道的媒体,除了报道事件本身之外,都不约而同去向本地的医学专家、营养专家、婴幼儿保健专家请教,请专家们就婴幼儿如何补钙、补钙要注意哪些事项、佝偻病的关键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给出专业性的澄清与解释。听了专家发言,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原来佝偻病与补钙无关,不是单纯钙的问题,而是缺乏维生素D;原来钙要为人体吸收,维生素D必不可少;原来只要抱着孩子晒晒太阳,就能自动合成维生素D,用不着从外部摄取,去吃什么鳕鱼肝油;原来维生素D也不是多多益善,如果每天的摄入量超过50毫克,就会危害健康。
这些知识虽然是专业知识,但作为一般人想要了解、掌握也并不难,这些知识属于“科学常识”的范围。如果大众普遍了解上述常识,那么也就不会把保证孩子健康的希望寄托在某一种食品上面,不会对什么挪威鳕鱼、深海鱼油产生迷信。说到这,不能不提到一个词:“科学素养”,有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仅有3.27%,相当于欧盟、日本、加拿大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更远远低于美国。本次两会上,就有18名委员联合提案,建议加强我国的“科学素养”建设,为了加强说服力,他们还提到了一件事,就是去年日本核泄漏在中国引发的抢购食盐的闹剧。
说到“科学素养”,还要提到方舟子。方舟子认为中国人科学素养偏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身上普遍缺少怀疑与批判精神,容易迷信,迷信古书、迷信权威,甚至迷信广告。说到底是偷懒,我们多数人,宁愿坐在沙发上盯着电视被广告忽悠,也不愿去读几本书,或者花几秒去思考一个为什么。所以就金奇仕这事,它是假洋鬼子也好,质量有问题也罢,我觉着消费者自己也该反思,为什么这么崇拜洋品牌,为什么在天花乱坠的广告面前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苍蝇可恨,但鸡蛋也要自我检讨,身上的缝是哪里来的。
主持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