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长治招商看长治人文

(2012-02-29 15:58:37)
标签:

杂谈


    领导干部须1/3时间外出招商,县委书记县长每人每年至少引进一个亿元项目,对不能完成招商承包任务的干部要实“召回”,外地车辆违章只纠错不罚款……山西省长治市近年来为“招商引资”,制度性创新层出不穷。最为人关注的一条是,外地客商在长治投资,由于因当地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造成亏损的,一律由当地政府包赔。
    外商亏损,政府包赔,从正面理解,这既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自信——对长治人文、政策、法律环境的自信。但如果仔细审视,则会发现长治的这种自信纯属自我感觉良好,因为长治已通过自己制定、实施的招商新政,证明了长治并不拥有一个好的人文、政策与法律环境。外商需要明白的是,一个不尊重法律、不遵守法律的政府,也未必会遵守承诺,你真的亏损了,恐怕会哭诉无门。
    长治将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三个“环境”并列,多少有嫌重叠,其实三个环境就是一个环境,都可以用“人文”二字来涵盖。“人文”是一个抽像概念,而“政策”与“法律”则是具体的,某一地的人文环境如何,当地政府的人文素养怎样,都可以通过当地政策的制定以及对法律的态度来呈现。那么我们且看长治的招商新规,究竟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文素养?
    政府为吸引外资,为外资提供政策优惠,本来无可厚非,但“外地车辆违章只纠错不罚款”这样的“优惠”却让人莫名其妙。政策优惠应有其底线,那就是以法律为底线,政策优惠所针对的行为必须是合乎法律的行为,就如对外商可以有税收优惠,可以减税甚至免税,但政府可以允许外商“偷税”吗?显然不可以,因为偷税已突破了法律的底线。“外地车辆违章只纠错不罚款”折射出长治当地政府两个方面的人文素养:一是对法律的态度,长治政府缺少对法律的敬畏,认为可以随意践踏;二是在外商面前没有原则、没有气节,只知讨好、谄媚,甚至不惜以牺牲法律的尊严作为交换。面对这样的政府,一个企业家如果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其明智的选择是敬而远之,因为“外地车辆只纠错不罚款”的言外之意是:老板,到我们这来吧,你可以在我们这吐痰。
    去年长治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49个,总投资4275亿元,签约项目总量在山西排第一位,由此可见长治招商引资的一系列新规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签约”二字却不小心透了底,让人联想到当下很多高校的就业率,一些高校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甚至100%,奥妙即在“签约”二字,只要学生出示合同,哪怕只是一个“意向书”,即视同“就业”。高校就业率“注水”,天下人皆知,长治所谓“签约项目349个,总投资4275亿元”恐怕也难免有“注水”的成份——在招商成为政治任务,招不来商就把你的职务给“召回”的压力下,“注水”是必然的,而且也并不难,不就是“签约”嘛。至于滤掉水份,还剩下多少干货,这才是招商引资实打实的成绩,长治市却并没有给出数据。这也好理解,当下一些官员谈起政策来“长远发展”不离口,但他内心惦记着则是快出政策快升迁,谁愿呆在一个位置上“长远发展”呢?
   先有梧桐树,才有金凤凰。对于一地之经济发展来说,梧桐树就是一个好的市场环境,而好的市场环境的要件则包括:政府守法、政府少干预、政策要连续、政府政绩由百姓说了算。缺了这些要件,就不会有梧桐树,所谓招商引资,只会招来一地鸡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