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巡与《水浒》都该退出语文

(2010-06-01 23:51:47)
标签:

杂谈

今天有人在新浪微博谈闫崇年书中的低级错误,其中一处是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中的“巡呼云(南霁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闫崇年将其断为:“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我在“转发”时评论道:“张巡最无人性,不仁甚于禽兽!”


我的评论可谓离题万里,但头脑中存此想法则已非一日。张巡何人?历史上著名之“民族英雄”也——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城破遇害。《旧唐书》:“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虑将有变。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什么意思呢?他把老婆杀了,让军士充饥。光杀自己的老婆还不够,“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


此人非禽兽而何,根本就是禽兽不如!然而却千秋流芳,被人视为“民族英雄”。很多人为其“吃人”辩护,说是为了“民族大义”,不得不吃,真不知这“民族大义”所为何来,更不明白“民族大义”怎么就能让人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张开血盆大口;安史(安禄山、史思明)作为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但翻遍新旧唐书,并不见他们吃人的记载。论其残暴,张巡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尚有人性,张巡则甚于禽兽。明末王夫之《读通鉴论》评论张巡一针见血:“若巡者,知不可守,自刎以殉城可也”、“其食人也,不谓之不仁也不可。”“至不仁而何义之足云(这么不仁的一个人又有什么大义可言呢)?”


据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是《大学语文》的必读篇目,并被选入一些中学语文教材。韩愈此文,对张巡充满溢美之词,各类语文教材选取此文,真不知意欲把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导向何处。


谈到语文教材,就联想到近日有知名学者侯会在其博客中主张,将《拳打镇关西》请出中学课本。侯认为“《鲁提辖》一篇的核心,无非是描写一个杀人场面,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陨灭的残酷现实。”侯并举出另一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水浒》篇目——《武松醉打蒋门神》,指出不过是“武松在两股‘黑恶势力’火拼中跟对方打手蒋门神争锋的故事。武松此番作为,绝无正义性可言。”武松最后警告蒋门神:“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侯指出“这套言语,今天的街头小流氓个个还在说,不想我们的语文教材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教科书’!教材编选者大概只考虑到自己的欣赏口味,只看到表面的文字热闹,却忽视了教材编写须有益于公民教育、道德培养的大原则——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这都是教材编写不容乖背的铁律!”


其实可能限于篇幅所限,或者只是就教材说事,侯文没有举出《水浒》中其他更为不人道的情节,比如武松血溅鸳鸯楼,连丫环厨子都不放过;李逵杀黄文炳,当场剜出黄的心肝来吃;李逵劫法场,板斧一排排砍去,砍的都是无辜老百姓;扈三娘全家都被梁山所杀,竟然嫁给了梁山好汉……然而《水浒》依然是“优秀古典名著”,据说新版《水浒传》电视剧行将出炉。


鲁迅先生当年“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不必讳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某些“吃人”的基因,甚至可以推断郑民生、徐玉元们的兽行未必不是受这样的基因驱使。我们要祛除这样的基因,那就先从把《张中丞传后叙》这种推崇“吃人的人”的文章撤出语文教材开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